答友人

幽兰生深林,不佩亦自臭。

天马苟伏皂,驽足日加骤。

兰生喻人学,不为仕乃究。

马伏侔自怠,一失遂永后。

以今曷为言,念子不可逗。

前我初识子,爱其肌骨秀。

又观所为诗,往往擅高右。

迨熟相与言,低俯如有就。

我乐成美者,遽以古诗叩。

上言高雄张,中杂富贵斗。

且将起其贪,固欲激其懋。

尚谓非重邀,犹恐信不厚。

挥汗谢为书,戴雨去自奏。

予始喜此读,若获弦逐彀。

如何答我诗,遽此与前谬。

我始得则谢,实若答雉嗅。

大凡欲有为,当决如蝠狖。

苟进又安退,何自鼠穴首。

吾见人自荒,未有耕不收。

设或坚决为,加以勤自副。

石将为溜穿,曲亦因累揉。

大可入圣域,中能践贤囿。

借使不及然,犹足闻见富。

中吾不可止,在我固无疚。

已迷不自复,惧子遂著陋。

听之无予违,斯言将不又。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令在宋代创作的《答友人》。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朋友学养和品格的赞美与期许。

“幽兰生深林,不佩亦自臭。”这两句以幽兰比喻君子之德,即便是隐逸不求名利,也自然散发出香气。天马伏地,形容其才华虽高却屈身于下,是对朋友学问的赞誉。

“兰生喻人学,不为仕乃究。”这句表明兰草生长无需外饰,比喻人之学问也应如此,不以求取功名为目的。马伏地,形容其才华虽高却屈身于下,是对朋友学养的赞誉。

“以今曷为言,念子不可逗。”诗人提醒自己要珍惜与友人的相处时光,不可错过。

接下来,“前我初识子,爱其肌骨秀。又观所为诗,往往擅高右。”诗人回忆初识朋友时,就对其才华和文章风格给予高度评价。

“迨熟相与言,低俯如有就。”表达了两人在交流中越来越熟络,态度谦逊,如同等待指引。

“我乐成美者,遽以古诗叩。”这里的“我”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喜欢完美之事,便用古诗来赞美。

“上言高雄张,中杂富贵斗。且将起其贪,固欲激其懋。”这是对朋友才华的进一步描绘,上接云霄,中间交织着富贵的争斗,表达了对朋友抱负和品格的肯定。

“尚谓非重邀,犹恐信不厚。挥汗谢为书,戴雨去自奏。”诗人虽然认为自己的赞美之辞不足以完全传达对朋友的敬意,但仍旧写下这首诗,并带着汗水和雨水去呈现。

“予始喜此读,若获弦逐彀。如何答我诗,遽此与前谬。”这是诗人对朋友作品的欣赏,以及自己回应之作的自信表示。

随后,“我始得则谢,实若答雉嗅。大凡欲有为,当决如蝠狖。苟进又安退,何自鼠穴首。”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与对友人的期待,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决心。

“吾见人自荒,未有耕不收。设或坚决为,加以勤自副。”这是对朋友坚持自我、不断努力的肯定。

最后,“石将为溜穿,曲亦因累揉。大可入圣域,中能践贤囿。借使不及然,犹足闻见富。中吾不可止,在我固无疚。”诗人赞扬朋友如同坚石般的品格和才华,以及其能够进入圣贤之境。

这首诗充满了对友情、学养与品格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朋友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一)镈问耒

金坚虽不磨,木曲亦已揉。

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后。

适从慵耕儿,虽功不见取。

良田常无收,何塞不耕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九)水车问龙

来何必召云,去何必飞天。

我名不为龙,何能雨尔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一)水车谢龙

水车谢神龙,下竭固无奈。

旱则我为用,尔龙尚何谓。

形式: 古风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四)耒答镈

我必为人用,不必用于人。

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