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谣

窗中灯冷晕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

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

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

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八柱不可索。

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

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

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

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的居所和秋天萧瑟的景象,窗中灯光在绿色的窗棂上投射出冷淡的晕染,西风轻拂,树叶随之摇曳。晨曦中霜花覆盖在瓦片上,而月光透过窗棂洒落,梦境难以成真,只有雁声不绝如缕。此情此景,让人不禁起身行走于壁间,心绪万千,却又无从寄托,不禁泪水涟涟。

诗中还提到“铁房老剑”,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沧桑和物是人的衰老。剑本应锋利无比,现在却变得迟钝不锐,正如人到暮年,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此外,“闪系八柱不可索”则暗示着一种被束缚的无力感,诗人无法挣脱现实的桎梏。

在白昼中出门,却又迷失了归途;冬夜漫长,容易陷入空虚的回忆。诗人感慨万千,英雄豪杰在世人眼中如同草芥一般微不足道,而天命似乎也并未将机遇赐予英雄。

“长鲸滞斩海波摇”一句,则是对力量和勇气的颂歌,即便是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也有长鲸能够挥斩波涛,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英雄本色。然而,“塞甲不卷边尘嚣”却透露出边疆战事的喧嚣与混乱。

最后两句“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受和对未来命运的渺茫之叹。憔悴(音kuí kuì),意指忧愁、苦恼之情;“吾徒”,即我辈,指的是与诗人类似境遇的人群;而“安得长喙呼重霄”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够有所作为,发出响彻云霄的吶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不遇、时代冷漠以及个人抱负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的心声,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答友人

幽兰生深林,不佩亦自臭。

天马苟伏皂,驽足日加骤。

兰生喻人学,不为仕乃究。

马伏侔自怠,一失遂永后。

以今曷为言,念子不可逗。

前我初识子,爱其肌骨秀。

又观所为诗,往往擅高右。

迨熟相与言,低俯如有就。

我乐成美者,遽以古诗叩。

上言高雄张,中杂富贵斗。

且将起其贪,固欲激其懋。

尚谓非重邀,犹恐信不厚。

挥汗谢为书,戴雨去自奏。

予始喜此读,若获弦逐彀。

如何答我诗,遽此与前谬。

我始得则谢,实若答雉嗅。

大凡欲有为,当决如蝠狖。

苟进又安退,何自鼠穴首。

吾见人自荒,未有耕不收。

设或坚决为,加以勤自副。

石将为溜穿,曲亦因累揉。

大可入圣域,中能践贤囿。

借使不及然,犹足闻见富。

中吾不可止,在我固无疚。

已迷不自复,惧子遂著陋。

听之无予违,斯言将不又。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一)镈问耒

金坚虽不磨,木曲亦已揉。

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后。

适从慵耕儿,虽功不见取。

良田常无收,何塞不耕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九)水车问龙

来何必召云,去何必飞天。

我名不为龙,何能雨尔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一)水车谢龙

水车谢神龙,下竭固无奈。

旱则我为用,尔龙尚何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