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杨花

丝已牵愁,花尤荡魄,短长亭处飞满。

曾与缠丝,忍教飘泊,最是无情风剪。

心已沾泥久,怕重见、春痕零乱。

几回梦踏溪桥,谢家新句吟遍。长昼拈毫消遣。

似笑我涂鸦,砚池频点。

恁忆念时,伴他娇小,捉向绿阴深院。

依旧飘如雪,只散了、春前莺燕。

怅望江萍,别魂烟水遥远。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鉴赏

此词《探春慢·杨花》由清代词人朱珩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随风飘扬的情景,寓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中以“丝已牵愁,花尤荡魄”开篇,将杨花比作愁丝,生动地描绘出其飘忽不定、令人思绪万千的状态。接着,“短长亭处飞满”一句,点明了杨花在短亭长道间漫天飞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曾与缠丝,忍教飘泊”,词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杨花命运的同情与无奈。紧接着,“最是无情风剪”一句,直抒胸臆,指责无情的风将杨花吹得四处飘散,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无常。

“心已沾泥久,怕重见、春痕零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内心情感,暗示了对春天逝去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下来,“几回梦踏溪桥,谢家新句吟遍”则通过梦境与诗歌的联想,展现了词人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怀念。

“长昼拈毫消遣。似笑我涂鸦,砚池频点”几句,词人自嘲自己在长日里以写作来消磨时光,仿佛是在嘲笑自己的拙劣文笔,同时也流露出对创作的热爱与坚持。

最后,“恁忆念时,伴他娇小,捉向绿阴深院。依旧飘如雪,只散了、春前莺燕。怅望江萍,别魂烟水遥远”几句,将杨花与春前的莺燕、江边的萍草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以及对离别的深深哀伤。

整首词通过对杨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残酷,更蕴含了词人对人生、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

朱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荆溪竹枝词

丛筠秀木绿成围,零落妆楼委夕晖。

生小祝英台下住,惯看蝴蝶作团飞。

形式: 词牌: 竹枝

忆秦娥.饯春

香漠漠。月痕西坠银墙角。

银墙角,央他漏鼓,把春耽搁。自携残蜡牵罗幕。

花须人泪飘零各。飘零各。今宵还好,恁拌眠著。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清平乐.山阳舟次

柳花如雪。浪打船头湿。浊酒瓦盆聊醉月。

消受东风寒食。溪头荠菜开花。前村已卖新茶。

回首夕阳西下,山僧曳杖回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人月圆

十日小楼风雨九,何事苦离家。

病逐愁增,量随欢减,春在天涯。

相逢如梦,冰肌晕玉,羞靥飞霞。

绣幄香浓,画屏人静,月映窗纱。

形式: 词牌: 人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