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四)昭夏

员玉已奠,苍币斯陈。瑞形成象,璧气含春。

礼从天数,智总圜神。为祈为祀,至敬咸遵。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礼仪和祭祀文化韵味的诗,通过对周祀圜丘之礼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崇高庄严的宗教与政治氛围。首先,“员玉已奠,苍币斯陈”表明了祭祀时所使用的玉器和钱币已经摆放就绪,这些都是古代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供品,用以表示对上天、祖宗的尊崇。接着,“瑞形成象,璧气含春”则描写了一种祥瑞之气充盈的情景,其中“璧气”指的是玉璧所散发出的神圣与祥和之气,而这种气息中蕴含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意象,暗示了祭祀活动是为了求得丰收和国家安泰。

诗歌中的“礼从天数,智总圜神”则进一步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这种秩序井然的宗教行为来联系自然界与精神世界。这里的“圆神”可能指的是祭祀对象,即古代中国人心目中那位至高无上的天神或祖先。

最后,“为祈为祀,至敬咸遵”则明确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行为——通过祭祀来祈求好运,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至诚的态度。这里的“咸遵”意味着对祭祀规则的严格遵循,体现了古人对于宗教仪式的重视。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庄严肃穆、充满敬畏之心的祭祀场景中,从而彰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崇。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三)昭夏

日至大礼,丰牺上辰。牲牢修牧,茧栗毛纯。

俎豆斯立,陶匏以陈。大报反命,居阳兆日。

六变鼓钟,三和琴瑟。俎奇豆偶,惟诚惟质。

形式: 四言诗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一)昭夏

重阳禋祀。大报天。丙午封坛。肃且圜。孤竹之管。

云和弦。神光未下。风肃然。王城七里。通天台。

紫微斜照。影徘徊。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

钩陈开。

形式: 乐府曲辞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二)皇夏

旌回外壝,跸静郊门。千乘按辔,万骑云屯。

藉茅无咎,扫地唯尊。揖让展礼,衡璜节步。

星汉就列,风云相顾。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形式: 四言诗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九)皇夏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

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

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