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舟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乘船沿江航行了几千里,十五的海月格外圆满。
先是经过瞿塘峡,接着踏上巫山之巅。
巫山高峻无边,我走遍了巴国的土地。
在太阳旁边攀爬藤蔓,身倚霞光之外的巨石。
飞跃脚步登上海拔之巅,极目远眺没有一丝烟尘。
回顾来路,只见深谷和舟壑,抬头仰望,青天近在眼前。
如果能触摸到那青天,银河又在哪里呢?
遥望云彩,仿佛能抵达苍梧之地,河水告诉我瀛海的位置。
夜晚周游孤月,每一次浏览都充满深意。
积雪照亮空旷山谷,悲凉的风声在林间回荡。
归程渐近黄昏,美好的情趣仍未消散。
江面寒冷,猿猴早已开始啼叫,松林深处月亮已升起。
月色如此悠长,清冷的猿鸣声声入耳。
告别山川,心中不忍离去,挥动马鞭,独自返回孤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江上旅行的壮丽景象和深邃情感。诗人以其特有的雄浑笔法,将自然山水与个人的情怀交织,创造出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开篇便以宏大的江景和明亮的月光勾勒出旅途的广阔与时间的轮回。接着,“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两句,诗人通过具体的地理标志点,展示了旅行路线的壮观。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此处巫山之高,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度,更有精神上的深邃。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熟稔和热爱,透过字里行间流露无遗。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景物描写至此已然生动,阳光、云霞与奇特的岩石共同构筑了一幅奇险的自然图景。诗人在这片神秘之地的游走,不仅是对肉体的攀登,更是在心灵上的飞跃。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这一连串动作和视觉形象,将诗人的冒险精神与自然景观的壮丽相结合,达到了视野的极限,也触及了内心世界的深处。

然而,在“却顾失舟壑,仰观临青天”之后,诗人不再沉醉于山巅之巅,而是回首往事,仰望苍穹。这里有对旅行中偶然错过美景的遗憾,以及面对广阔天空时内心的宁静与慨念。

接下来的“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诗人通过对天空、星河、云彩和大海的观察与回忆,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更为广阔的宇宙之中。这里有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也蕴含着深深的人文关怀。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则是诗人在长时间旅行之后,对所见所感进行了总结,孤独的光影和幽深的情思,是对这次旅程最为贴切的描述。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中,雪、风、树木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有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则表明尽管旅行即将结束,但诗人对这次经历的美好回忆仍然充满期待。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两句,是诗人在返回旅程之际,对大自然景象最后的感受。这里有对即将离别山水的不舍,以及对夜幕低垂中新月初现的欣喜。

最后,“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诗人在离别之际,对那悠扬的月光和清脆的猿啼声感到无限留恋。挥舞书策,意味着诗人将这次旅行中的所见所感,化作文字记载,而后者“还孤舟”则是对即将重返寂寞小舟生活的无奈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自代内赠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埽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形式: 古风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形式: 古风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形式: 古风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