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金銮子二首(其二)

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

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

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

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

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

暂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与你结为父子关系,共同度过了八十六年。
突然间你不见了,算起来已有三四个春天。
身体形态并非真实,只是气息聚合偶然形成的生命。
亲情原本虚幻,因缘相聚才显得亲密。
想到这些或许能有所领悟,姑且用来排解悲伤辛酸。
暂时用理智控制情感,并非忘记真挚的情感。

注释

与尔:和你。
为父子:成为父子。
八十有六旬:八十六年。
忽然:突然。
又不见:消失不见。
迩来:近来。
三四春:三四个春天。
形质:身体形态。
本非实:本来不真实。
气聚:气息聚合。
偶成身:偶然形成生命。
恩爱:亲情或爱情。
元是:原本是。
妄:虚妄。
缘合:因缘聚合。
为亲:显得亲密。
念兹:想到这些。
庶有悟:或许能有所领悟。
聊用:姑且用来。
遣悲辛:排解悲伤辛酸。
暂将:暂时用。
理自夺:理智控制自己。
不是:并非。
忘情人:忘记情感深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念金铃子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去的人儿子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反复强调“与尔为父子”以及“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表现出人世间的关系和感情都是虚幻不定的。同时,“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人通过这些哲理性的思考,试图超越个人悲痛,用一种更加豁达的心态来面对生离死别。在最后,“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暂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则表明诗人虽然努力以道理安慰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忘记了那份深厚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对亲人之死的个人哀思,也反映出古代文人面对生命消逝时的哲学思考和情感处理方式。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风头向夜利如刀,赖此温炉软锦袍。

桑落气薰珠翠暖,柘枝声引管弦高。

酒钩送盏推莲子,烛泪黏盘垒蒲萄。

不醉遣侬争散得,门前雪片似鹅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招东邻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

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放鱼

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馀。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乾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踟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形式: 古风

放旅雁

九江十年冬大雪,江水生冰树枝折。

百鸟无食东西飞,中有旅雁声最饥。

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腾空飞动迟。

江童持网捕将去,手携入市生卖之。

我本北人今谴谪,人鸟虽殊同是客。

见此客鸟伤客人,赎汝放汝飞入云。

雁雁汝飞向何处,第一莫飞西北去。

淮西有贼讨未平,百万甲兵久屯聚。

官军贼军相守老,食尽兵穷将及汝。

健儿饥饿射汝吃,拔汝翅翎为箭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