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荒野之中的药草图景。"药条药甲润青青"表达了药草茎叶的鲜嫩与茂密,"色过棕亭入草亭"则是说这些绿色的药草甚至比得到了更为浓郁的颜色,仿佛要进入到古老的亭阁之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苗满空山惭取誉"中的“苗”指的是药草的嫩叶,它们在空旷的山野中繁茂而生,但却不敢夸耀,因为它们生长的地方过于偏远和荒凉,仿佛有些自卑。最后,“根居隙地怯成形”则表达了这些药草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命力,努力成长,却又因为环境的限制而显得有些畏缩和不够完美。
整首诗通过对药草生长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弱小生命的顽强与自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审美情趣。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