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
迹在牛还在,不求何自休。
这首诗名为《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诗中以寻找牛的踪迹为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这里的"声"可能象征着虚幻的追求或欲望的声音,"不可求"暗示这些难以真正得到;"见迹不寻牛"则强调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即看到牛的足迹就以为能找到牛本身。
"迹在牛还在"进一步说明,虽然足迹存在,但牛并未因此被束缚,它依然自由自在;"不求何自休"则劝诫人们,如果停止追求,不刻意寻找,反而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空性"和"放下执着"的思想,鼓励人们超越表象,直指事物的本质,达到内心的解脱。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大千堆七宝,不及黄头老。
刹刹等微尘,当□日杲杲。
法界是檀那,人天福德魔。
力尽箭还坠,依前入爱河。
樵唱牵渔唱,川陆无间障。
两个且无声,佛在舌头上。
真如实不如,万法了无依。
钟中无鼓响,不堕往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