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三)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沁园春·其三》,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词中以“杯”为线索,通过“酒泉罢侯”、“鸱夷乞骸”等典故,寓言自己仕途的挫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词人提到“高阳入谒”(指晋人阮籍常乘醉拜访权贵),又自比为“杜康初筮”,暗示自己曾试图入世,但最终选择了与酒为伴。

“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表达了词人对过去遗憾的沉思,认为岁月流逝,唯有美酒能消愁。“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赞美友人的诗歌才华,同时也借酒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下片转而探讨疾病和人生困境,词人借用“病岂无媒”和“壁上雕弓蛇暗猜”的比喻,暗示友人可能遭遇的困境,以及自己无力相助的无奈。接着提到陶渊明和屈原的故事,以此寄寓对友人保持清高节操的赞赏和对其命运的忧虑。

最后,“欲听公言,惭非勇者”流露出词人面对友人困境时的自谦和无力感,而“司马家儿解覆杯”则以典故自嘲,表示自己无法像司马相如那样豪饮解忧。结尾处,词人以“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希望借酒暂时忘却烦恼,共度一晚。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流畅,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又有对友人的关怀,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三)答余叔良

我试评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

记李花初发,乘云共语,梅花开后,对月相思。

白发重来,画桥一望,秋水长天孤鹜飞。

同吟处,看佩摇明月,衣卷青霓。相君高节崔嵬。

是此处耕岩与钓溪。

被西风吹尽,村箫社鼓,青山留得,松盖云旗。

吊古愁浓,怀人日暮,一片心从天外归。

新词好,似凄凉楚些,字字堪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寿赵茂嘉郎中,时以制置兼济食振济里中,除直秘阁

甲子相高,亥首曾疑,绛县老人。

看长身玉立,鹤般风度,方颐须磔,虎样精神。

文烂卿云,诗凌鲍谢,笔势骎骎更右军。

浑馀事,羡仙都梦觉,金阙名存。门前父老忻忻。

焕奎阁新褒沼语温。

记他年帷幄,须依日月,只今剑履,快上星辰。

人道阴功,天教多寿,看到貂蝉七叶孙。

君家里,是几枝丹桂,几树灵椿。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四)答杨世长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

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

朱雀桥边,何人会道,野草斜阳春燕飞。

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诗坛千丈崔嵬。

更有笔如山墨作溪。

看君才未数,曹刘敌手,风骚合受,屈宋降旗。

谁识相如,平生自许,慷慨须乘驷马归。

长安路,问垂虹千柱,何处曾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一)和吴尉子似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

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

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

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直须抖擞尘埃。

人怪我柴门今始开。

向松间乍可,从他喝道,庭中且莫,踏破苍苔。

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待唤青刍白饭来。

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