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荔子熟

脩枝密叶总扶疏,小摘登盘置坐隅。

翠盖高垂张葆羽,赤缯全皱裹明珠。

不劳汉候十五里,可压越人三百株。

欲与铨量立题品,岂惟当使橘为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修剪整齐的树枝和繁密的叶子总是疏朗有致,一小片摘下放在盘中,摆在角落。
翠绿的树冠像华盖般高高下垂,如同张开的羽毛,红色的果实布满皱纹,仿佛包裹着颗颗明珠。
无需汉代官员走十五里的路来寻找,这里的橘树数量足以超过三百株。
我想给这些橘树评定等级,岂止是让它们成为橘奴(意指被精心照料)那么简单。

注释

脩枝:修剪整齐的树枝。
密叶:繁密的叶子。
扶疏:疏朗有致的样子。
翠盖:翠绿的树冠。
葆羽:像鸟羽般的树叶。
赤缯:红色的果实。
汉候:汉代官员。
越人:古代南方的居民,这里泛指人。
三百株:数量众多的橘树。
铨量:评定等级或价值。
题品:给事物命名或分类。
橘为奴:比喻橘树被精心照料。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晁公溯的《庭下荔子熟》描绘了一幅清雅生动的荔子图。首句“脩枝密叶总扶疏”写出了荔树枝叶繁茂,疏密有致,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次句“小摘登盘置坐隅”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主人采摘荔子的场景,将新鲜的荔子置于盘中,供人享用。

“翠盖高垂张葆羽”运用比喻,将荔子比作翠绿的华盖,形容其叶片如伞般展开,仿佛张开羽毛般的华丽装饰。“赤缯全皱裹明珠”进一步描绘荔子的外皮,以红色的丝绸比喻其表皮,褶皱如珠,形象地展现了荔枝的圆润饱满和诱人色泽。

“不劳汉候十五里,可压越人三百株”两句,通过对比,赞美荔子的硕大和美味,即使无需长途运输,一盘荔子就足以压倒越地众多的果树。最后,“欲与铨量立题品,岂惟当使橘为奴”表达了诗人对荔子的极高评价,认为它不仅口感出众,还胜过其他水果,甚至可以成为衡量其他水果的标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既展示了荔子的形态美,又传达了诗人对荔子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

花发春连屋,山晴昼满楼。

所过皆异县,何处是皇州。

颃颉莺衔逐,呢喃燕聚谋。

物生各有累,于世孰无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春回

城郭初瞻北斗移,春回冰壑已流澌。

石林背日垂寒旆,江藻舒风引细丝。

物色徐看催岁换,形容先拟驻年衰。

天涯草木虽无赖,亦复欣欣及圣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晚(其二)

野树交新叶,春江上晚潮。

花泥粘落蕊,麦陇散疏苗。

轻籁因风发,游尘著雨消。

遥怜小山桂,久负楚辞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春畦

水满春畦白,云连晚照黄。

野花时结子,溪柳不成行。

客礼容吾懒,酣歌与世忘。

晚来得新句,吟罢立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