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集云从山》描绘了作者在南方湿润气候下的城市生活感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向往自然的渴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南土气蒸溽”点明了南方湿热的气候特点,接着“城居厌喧卑”表达了对城市喧嚣和低矮居住环境的不满。接下来,“官曹稍休暇,寄此方驾驰”则透露出作者在官场工作之余,寻求暂时的放松与自由。
“侧径转萦曲,遥原杂林池”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远处原野间杂着树林与水池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烦缨濯微飙,前瞻划舒夷”写出了作者在微风中洗涤心灵的轻松与愉悦,以及对前方道路的期待与平和。
“嶪嶪琳宇深,松桂交樛枝”描述了高耸的楼宇深处,松树与桂树交织的枝叶,象征着作者内心追求的高洁与宁静。“钟声出修廊,一饭若有期”则通过寺庙的钟声与日常的一餐,暗示了作者对精神寄托与生活简朴的向往。
最后,“适意岂不乐,营营竟何为”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的反思,认为追求内心的满足比忙碌无常更有意义。“虚谈非世具,勿遣俗士知”强调了超脱世俗的追求并非人人可及,希望保持这份内心的纯净与高雅。“素衷慕幽蹈,终焉谢尘羁”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幽静生活的向往,最终选择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官场之外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