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在南越度过初伏时节,我在东林寺度过一天。
弯曲的池塘边,阳光强烈如同煎熬,高高的阁楼避开微风。
竹席提前洒水降温,蒲葵叶片破裂又摇曳。
地处偏远,接近湿热的瘴气,山中的毒火更炽烈。
汗水浸湿了细葛衣,仿佛刚洗过,床枕也因高温而烧烫。
坠落的树枝伤害了翠绿的羽毛,枯萎的叶子让人惋惜红蕉。
炎热难耐,难以吟唱独自饮酒的歌谣。
期待甘霖滋润干燥的地基,希望凉风吹过树梢。
旅居的愁绪在乌浒滋生,对家乡的心却系在洛桥。
谁能怜悯我这炎炎夏日的游子,一夜之间,青春容颜消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炎热的夏季于南越(今广州一带)逢初伏之时所感受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以及身处异地的孤独与寂寞。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 这两句开篇直接设定了时空背景,即夏季炎热的气候和南方地区。"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描述了室内外的温度之高,以及窗外偶尔可以看到的一丝微风。

接下来的"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则是诗人在炎热中寻找凉爽之处,使用竹席进行散热,同时也描绘了植物在酷暑中的状态。"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传递出夏日烈阳下的炙热感。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 描绘了诗人在高温环境下所体验到的汗水浸湿衣物,以及夜间难以安寝的苦恼。"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植物受热害之情感的同情。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酷暑难耐的情况下,表露自己想要饮酒解渴却又感到艰难的心境。"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表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以及对凉风的渴望。

最后,"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 抒发了诗人因无法回家而生的旅途之愁,以及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哀叹,对于在异乡中失去青春容颜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78)

刘言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茅山仙台药院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

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

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

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七夕歌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軿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形式: 古风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慇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形式: 古风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

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

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

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

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

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

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