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慇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煮茶图景,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品味茶汤的过程和心境。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生动。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开篇便以精致的笔触描绘出新鲜的茶叶和野外煮茶的情景,溪水边的冷清氛围为煮茶增添了一份清幽。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诗人对待茶叶如同对待珍贵之物,小心翼翼,体现出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热爱。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通过敲击石头取火,再用清泉煮水的过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他与大自然亲近的生活态度。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夜幕降临,炉火燃烧的声音和拾捡柴薪的情景,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定从容的生活哲学。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慇勤。”煮好的茶汤清澈见底,茶香扑鼻,诗人的用心和对品质的追求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诗人通过这种小心谨慎的态度,最终获得了真正的茶趣和内心的平静。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这两句将品茶的情景与采茶相联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以及在这种过程中获得的精神愉悦。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最后,诗人用到了一只名贵瓷器来盛放煮好的茶汤,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也让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煮茶过程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更透露出他对于自然、品质以及内在精神追求的一种态度。

收录诗词(78)

刘言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

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

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

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

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

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

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形式: 古风

北原情三首(其一)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

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

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

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

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

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

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

营营日易深,却到不得频。

寂寥孤隧头,草绿棠梨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北原情三首(其二)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

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

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

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

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

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

形式: 古风

北原情三首(其三)

卜地起孤坟,全家送葬去。

归来却到时,不复重知处。

叠叠葬相续,土乾草已绿。

列纸泻壶浆,空向春云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