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阳美山水,之子本风流。
稍去何平叔,还追沈隐侯。
清江飞晚雨,斜日半沧洲。
县道行无愧,烟萝有胜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好友熙载赴任东阳县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东阳山水的欣赏。首句“东阳美山水”直接描绘了东阳地区的自然风光之美,暗示了友人将要任职的地方环境宜人。次句“之子本风流”赞扬了熙载的才情与风度,暗示他品性出众,适合此地的文人气息。
第三句“稍去何平叔”,以何平叔(三国时期的人物)的典故,暗指熙载将如同何平叔一样,才华横溢,受到当地人的敬仰。第四句“还追沈隐侯”则借沈隐侯(可能是指沈约,南朝文学家)的典故,期待熙载能像沈约那样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留下佳话。
“清江飞晚雨,斜日半沧洲”两句,通过描绘清江傍晚雨落的景象和夕阳映照下的水边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预示着熙载在东阳的任职生活将充满美好的自然体验。
最后两句“县道行无愧,烟萝有胜游”,祝愿熙载在任期间行为正直,无愧于民,同时强调东阳的山水和隐逸之地将为他的生活增添无数美好的游览经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东阳山水的赞美。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群虫喜炎热,此独爱高阴。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人闲感衰节,风急杂遥砧。
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移榻爱晴晖,翛然世虑微。
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
相趁入寒竹,自收当晚闱。
无人知静景,苔色照人衣。
体羸易生疾,况乃凌秋阴。
微寒薄肤腠,饮药增衣衾。
一日失所治,百骸将不任。
当从华氏学,聊欲为戏禽。
已过萧萧雨,犹成黯黯阴。
登临潘岳思,憀慄楚臣心。
远吹鸣高树,低云冒晚岑。
久为关外客,不忍听疏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