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青溪米处士幽居

寄宿溪光里,夜凉高士家。

养风窗外竹,叫月水中蛙。

静虑同搜句,清神旋煮茶。

唯忧晓鸡唱,尘里事如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我寄宿在溪水的光芒中,夜晚的凉意来自高雅之人的居所。
窗外的竹子滋养着清风,水中的蛙鸣唤醒了月亮。
静静地思考,如同寻找佳句,清新的精神随之煮出茶香。
只担心晨鸡报晓,那时世事纷繁如乱麻。

注释

溪光:溪水的光芒。
高士:品格高尚的人。
养风:滋养清风。
叫月:唤醒月亮。
静虑:静静思考。
清神:清新精神。
晓鸡唱:晨鸡报晓。
尘里事:世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夜宿于溪光之中的宁静生活。"寄宿溪光里,夜凉高士家"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高士选择在清凉的夜晚,在溪水旁边的家中安歇。这不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也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养风窗外竹,叫月水中蛙"中的“养风”指的是保持心性之清净,不为世俗所染,而“窗外竹”和“水中蛙”则是高士家中环境的写实,它们在夜晚的叫声与静谧的氛围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静虑同搜句,清神旋煮茶"两句则展示了高士的内心世界。"静虑"意味着心思宁静,而“同搜句”则显示他可能在阅读或创作诗歌,将自己的思考与古人的智慧相结合。在这样的氛围中,他的精神也随之变得清明,能够享受简单的生活乐趣,如煮茶。

最后两句"唯忧晓鸡唱,尘里事如麻"表达了高士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尽管他已远离世俗,但听到鸡鸣声时仍会感到忧虑,因为它提醒着他外界的喧嚣和纷争。"尘里事如麻"则是比喻,说明世间之事繁多复杂,如同乱麻一般难以理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士夜宿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宿临江驿

候馆寥寥辍棹过,酒醒无奈旅愁何。

雨昏郊郭行人少,苇暗汀洲宿雁多。

干禄已悲凋发鬓,结茅终愧负烟萝。

篇章早晚逢知己,苦志忘形自有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宿钟山知觉院

宿投林下寺,中夜觉神清。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笼灯吐冷艳,岩树起寒声。

待晓红尘里,依前冒远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左偃

每病风骚路,荒凉人莫游。

惟君还似我,成癖未能休。

舍寐缘孤月,忘形为九秋。

垂名如不朽,那恨雪生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左偃

萧条陋巷绿苔侵,何事君心似我心。

贫户懒开元爱静,病身才起便思吟。

闲留好鸟庭柯密,暗养鸣蛩砌草深。

况是清朝重文物,无愁当路少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