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穷喜见一平川,不似林中不识天。
只出此山灾便散,何须更问小行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名为《过陂子径五十馀里乔木蔽天遣闷柒绝句(其七)》。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下:
首先,“山穷喜见一平川”表达了诗人在经过艰险的山路之后,突然看到开阔的平原时内心的喜悦。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由和广阔空间的向往。
接着,“不似林中不识天”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喜悦。它比喻说,之前在密闭的森林之中,就像不知道天空的辽阔一样。而现在,这种局促感一去而尽,诗人仿佛重获新生。
然后,“只出此山灾便散”一句则表明,只要走出这座山,之前所有的困顿和烦恼都将随之消散。这里的“灾”可能指的是山中的险阻,也可以理解为心灵上的重负。
最后,“何须更问小行年”则是诗人对自己旅途岁月的一种自嘲。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我这样一个经历了许多风霜的老者,又何必去追问我走过的路有多长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心灵的解脱和自由,以及他对于生活、旅途岁月的超然态度。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为怜上轿齧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
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阴天。
草光叶润亦清佳,翠里生香不是花。
一事说来人不信,蕨长如树蚓如蛇。
芦深石路旋芟开,藤絓肩舆却倒回。
兰蕙连山为谁好,芭蕉满谷不缘栽。
涧泉劝我出山迟,曲曲遮留步步随。
泉自多情侬自闷,今宵会有出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