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君谶

持蠡一酌白龟泉,滋味有若醍醐然。

白龟上合玄武精,碧溜甃玉寒涓涓。

何人汲水灌皂木,树必开花趁春绿。

前人遗谶人不知,皂木本应奎娄宿。

金水木火结成丹,复用真土筑为坛。

阿谁会此造化机,千日药成登云端。

形式: 古风

翻译

手持葫芦汲取白龟泉,味道犹如醇厚的酥酪。
白龟泉汇聚了玄武的精华,清流如玉,冷冽潺潺。
是谁汲泉水浇灌皂木,树木逢春必定绽放翠绿花朵。
前人的预言无人知晓,皂木本该属于奎娄星宿。
金、水、木、火炼制而成灵丹,再以真土筑起修炼的圣坛。
谁能参透这天地造化的奥秘,千年药成,飞升直入云霄。

注释

蠡:葫芦。
醍醐:酥酪或极美的乳汁。
玄武:古代四象之一,象征北方或水。
皂木:一种植物,可能指皂角树。
奎娄宿: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
金水木火:五行中的四种元素。
造化机:大自然的奥妙规律。
云端:天空的最高处,比喻仙境或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王仙君谶》,其中蕴含着深厚的道家文化和炼丹术的意象。开篇“持蠡一酌白龟泉,滋味有若醍醐然”两句,通过对神泉水质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神奇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醍醐”在这里不仅是形容美味,更暗示了道家中的仙丹妙药。

接着,“白龟上合玄武精,碧溜甃玉寒涓涓”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其中“白龟”与“玄武”都是道教中常见的符号,代表着宇宙间阴阳之气的交融,而“碧溜甃玉”则形容了泉水清澈如玉,环境的神奇与纯净。

第三句至第五句“何人汲水灌皂木,树必开花趁春绿。前人遗谶人不知,皂木本应奎娄宿。”则转入了对古人遗法的追问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皂木”在这里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植物,也可能是指代一种炼丹的材料。诗人通过这种设问,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和自然知识的尊重与渴望。

最后两句“金水木火结成丹,复用真土筑为坛。阿谁会此造化机,千日药成登云端。”则直接涉及到了道教中的炼丹术,通过对五行元素(金、水、木、火)的结合,以及使用特定的材料建造丹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追求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这里的“阿谁会此造化机”表达了一种对于能够理解并掌握这种高深技艺者的仰望,而“千日药成登云端”则描绘出炼丹成功后的壮丽景象,暗示了诗人对于道家修行成果的期待。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玉涧桥

长虹饮玉涧,飞下苍松湾。

高僧一指呼,蜿蜒依青山。

涧底绿水寒,倒影卧波间。

行人此驻锡,直透赵州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白莲诗

渊明归西天,不作东林社。

不见张昌宗,无人举此话。

谁家栽绿荷,薰风漾碧波。

波底水晶空,化出玉姮娥。

嫣然冷无语,冰肌卧晓雨。

东君如夏日,此花不受暑。

一点天然香,随风入画堂。

折之置坐隅,窈窕弄玉郎。

忽然心绪变,如睹佳人面。

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形式: 古风

立秋有怀陈上舍

没巴没鼻落一叶,发颠发狂何处风。

九十日暑扫地去,满怀汗珠寻已空。

却烦察判潘孺子,说与上舍陈元龙。

来宵无雨必好月,一樽还要与君同。

形式: 古风

先师翠虚泥丸真人赞

惠州是生缘,嘉州是得遇。

漳州走落水,潭州没去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