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一)

八百僧同了性缘,谁知行者得心传。

当时若解真空幻,碓下应须出圣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深秋夜晚,山中寺院内僧侣们共同修行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八百僧同了性缘”这一句,巧妙地将众多僧侣的修行汇聚于一处,营造出一种和谐与专注的氛围。接着,“谁知行者得心传”一句,暗示了修行的真谛并非外显,而是内心深处的理解与感悟,强调了个人内在的修行过程。

“当时若解真空幻,碓下应须出圣贤”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修行的理解,提出如果能领悟到万物皆空、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本质,那么即使在日常劳作如舂米这样的小事中,也能达到圣贤的境界。这不仅是对修行层次的提升,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升华,即无论何种行为,只要心怀正念,皆可成为修行的一部分,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强调了修行的内在性和普遍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实践修行之道。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二)

了悟由来迥未融,须知外内本无空。

舞雩三省曾家业,到底何人得所宗。

形式: 七言绝句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三)

六经群圣本宗元,派出新枝尽子孙。

翻笑世儒痴自异,错将苗孽作根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四)

尽逃贤圣向禅求,杨简风狂更可忧。

始信象门山径别,卜商流派有庄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五)

名利滔滔逝不还,是谁于此更开颜。

人间尽遂浮生乐,梦觉元来第一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