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闻市中遗火殆尽(其三)》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火灾后人们反应的反思与感慨。
首句“何暇从容白丈人”,以反问的形式,揭示了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无法保持冷静和从容,直接点明了主题——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慌乱与失措。这里的“白丈人”可能是指年长者或有经验的人,在紧急时刻却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或帮助。
次句“火边绠缶定纷纷”,描绘了火灾现场的混乱情景,人们在火光中忙乱地行动,似乎每个人都在为自救或救他人而努力,但这种混乱并未带来有效的救援或组织,反而加剧了灾难的蔓延。
接着,“徙薪曲突非无策”,引用了“徙薪曲突”这一成语故事,意指采取预防措施的重要性。这里暗含了对火灾前未做好预防工作的批评,即在火灾发生之前,如果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清理易燃物、设置防火设施等),或许可以避免或减轻火灾带来的损失。
最后,“自是当时藐不闻”则表达了对当时忽视预防措施的遗憾与责备。这句话强调了在火灾发生前,人们对于预防措施的忽视,导致了最终的灾难。通过这句,诗人表达了对人们在面对潜在危险时缺乏警觉性和预防意识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火灾现场混乱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预防措施重要性的强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全意识不足的担忧,以及对人们在面对危机时应如何更有效应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