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
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九洛韶光媚"中的“九洛”指的是长江流域的九个支流,这里用来泛指江河之美,"韶光"则是指春天温暖的阳光。"三川物候新"中“三川”同样是对江河的泛称,“物候”意味着万物更新,“新”字强调了这一切都是新的、鲜明的。
接下来的"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更具体地描绘了一处风景:“花明”可能指的是水中的荷花或者岸边的繁花,“丹凤浦”则是美丽的水域之称;“日映”表达了阳光照耀的温暖场面,而“玉鸡津”则是一种理想化的描绘,借以表达诗人对景色的深情。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中,“元礼”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节日或仪式,“期”字意味着期待或者庆祝,“仙客”则是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出现的神仙般的人物;“陈王”可能是对历史上某位帝王的敬称,“睹”字表示观看,而“丽人”则是指那些在诗人眼中如画中的美女一样的优雅人物。
最后,"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中,“神龟”象征着吉祥和长寿,“方锡瑞”可能是在描写某种神秘或者祥瑞的事物或现象;“绿字”通常指的是青色或者翠绿色的文字,这里结合上下文,很可能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比喻;“重来臻”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景象和感受将会一遍又一遍地出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鲜明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人间之善的赞颂。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
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傍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
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
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
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
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
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