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

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九洛城的春光如此明媚,三条河流的季节更新鲜。
盛开的花朵照亮了丹凤池,阳光照耀在如玉的鸡津渡口。
元礼期待着仙人的到来,陈王则见到了美丽的佳人。
神龟显灵赐下吉祥,绿色的文字再次降临。

注释

九洛:指洛阳,古代都城之一。
韶光:美好的时光,春天。
三川:古代对黄河、洛河、伊河的总称。
物候: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生物活动现象。
丹凤浦:象征吉祥的凤凰出没之地。
玉鸡津:泛指清澈如玉的渡口。
元礼:汉代官员,这里借指迎接贵客的主人。
仙客:神仙或尊贵的客人。
陈王:曹植,三国时期文学家,这里可能暗指文人墨客。
丽人:美丽的女子。
神龟:古人认为龟是吉祥的象征。
绿字:绿色的符瑞文字,可能指祥瑞的预言或书信。
重来臻:再次降临或出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九洛韶光媚"中的“九洛”指的是长江流域的九个支流,这里用来泛指江河之美,"韶光"则是指春天温暖的阳光。"三川物候新"中“三川”同样是对江河的泛称,“物候”意味着万物更新,“新”字强调了这一切都是新的、鲜明的。

接下来的"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更具体地描绘了一处风景:“花明”可能指的是水中的荷花或者岸边的繁花,“丹凤浦”则是美丽的水域之称;“日映”表达了阳光照耀的温暖场面,而“玉鸡津”则是一种理想化的描绘,借以表达诗人对景色的深情。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中,“元礼”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节日或仪式,“期”字意味着期待或者庆祝,“仙客”则是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出现的神仙般的人物;“陈王”可能是对历史上某位帝王的敬称,“睹”字表示观看,而“丽人”则是指那些在诗人眼中如画中的美女一样的优雅人物。

最后,"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中,“神龟”象征着吉祥和长寿,“方锡瑞”可能是在描写某种神秘或者祥瑞的事物或现象;“绿字”通常指的是青色或者翠绿色的文字,这里结合上下文,很可能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比喻;“重来臻”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景象和感受将会一遍又一遍地出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鲜明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人间之善的赞颂。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

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邕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傍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

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

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

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崔主簿赴沧州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

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

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