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

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

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

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感觉自己像浮云般无处安身,心境如同静止的水一般没有情绪波动。
只知道自由自在地远离朝廷市井,不愿在坎坷中隐藏自己的姓名。
整日坐在溪边观看游鱼,有时又随着鹿群上山漫步。
谁能舍弃尘世间的繁琐事务,来与我一起过着悠闲的生活呢?

注释

身觉:感到自己。
浮云:比喻漂泊不定的状态。
无所著:没有固定的地方。
心同:心境如同。
止水:平静如止的水面,形容心境平和。
何情:任何情感波动。
但知:只知道。
潇洒: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疏朝市:远离朝廷和市井生活。
不要:不愿。
崎岖:形容道路艰难,引申为生活困苦。
隐姓名:隐藏自己的身份和名声。
尽日:整天。
观鱼:看鱼儿游动。
临涧坐:在溪边坐着。
有时:有时候。
随鹿:跟随鹿的步伐。
上山行:到山上行走。
谁能:有谁能。
抛得:抛弃。
人间事:世俗的事情。
来共:一起来。
腾腾:形容生活悠闲自在的样子。
过此生:度过这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淡然和内心世界的平静。"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则显示出诗人对繁华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以及愿意保持个人身份的低调。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田园生活理想。最后,"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则是一种对超脱世俗纷争的向往,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享受这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逃避现实而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和简朴生活的热爱。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荅王尚书问履道池旧桥

虹梁雁齿随年换,素板朱栏逐日修。

但恨尚书能久别,莫忘州守不频游。

重移旧柱开中眼,乱种新花拥两头。

李郭小船何足问,待君乘过济川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荅韦八

丽句劳相赠,佳期恨有违。

早知留酒待,悔不趁花归。

春尽绿醅老,雨多红萼稀。

今朝如一醉,犹得及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荅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

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

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

城中与山下,喧静闇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荅刘和州禹锡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