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
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之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人物行动的情境刻画,表达了诗人与被送别者的深厚情谊。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仙溪之清、路途之幽僻,以及骑马行走时鞭策触碰树石的声音,都渲染出了一个既静谧又神秘的景象。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雾气迷漫、无法望见对岸,以及风起之前先听到了远处瀑布的声音,表现了送别时自然环境中的动感和视觉上的朦胧不清。
“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这两句则转向人事的描写。山下的县城中有欢送的情景,而远在海边的津吏也准备了船只来迎接,这些细节都展示了对被送别者的尊重和期待。
“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最后,诗人提及自己与钱特卿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是一份超越一般师生关系的情感联结。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对人物行动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远的情感世界。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
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
八咏遗风资逸兴,二溪寒色助清威。
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
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钓渔矶。
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
目睹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昔著政声闻国外,今留儒术化江东。
青云旧路归仙掖,白凤新词入圣聪。
弦管未知银烛晓,旌旗已侍锦帆风。
郡人难议酬恩德,遍在三年礼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