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河南李功曹

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

临觞自不饮,况与故人违。

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

宪礼更右职,文翰洒天机。

聿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

谈笑取高第,绾绶即言归。

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

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

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

忽复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心中满怀着个人的忧虑,独自守着门扉寂静无声。
面对酒杯自己也不愿喝,何况与老友离别在即。
老朋友正在磨砺才华,他的才识世间罕见。
他升任了更重要的官职,文采斐然犹如天赐灵感。
他来自东山,群英都仰慕他的余光。
谈笑之间就高中科举,系上官带就要回去。
在洛阳游玩后又到燕地,千里之遥一路花香。
今天在章台分别,杨柳也依依不舍。
云霞的色彩依旧,山川还留着夕阳余晖。
忽然间不能再见,思绪纷飞如细雨蒙蒙。

注释

耿耿:形容心中忧虑不安的样子。
寥寥:形容空旷寂静。
掩扉:关闭门扉。
临觞:面对酒杯。
故人:老朋友。
琢磨:磨炼,提高。
瑰朗:才识卓越。
宪礼:指官员,这里特指朋友。
右职:更重要的官职。
文翰:文章,文笔。
聿来:从远处来。
东山:指隐居之地。
群彦:众多有才德的人。
仰:敬仰。
馀辉:余光,比喻别人的光彩或影响。
高第:科举考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绾绶:系上官带,象征做官。
洛都:洛阳,古都名。
燕地:古代燕国的地方,泛指北方地区。
芳菲:花草的香气,也指美好的时光。
章台:汉代长安的街道名,这里代指送别的地方。
云霞未改色:云霞的颜色没有变,象征景色依旧。
山川犹夕晖:山川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形象描绘傍晚景象。
忽复:忽然又。
不相见:不能见面。
心思乱霏霏:思绪纷乱如细雨,形容心情复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深沉怀念。开篇“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两句,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了诗人在家中感到孤独与淡漠的氛围,似乎在暗示即将与某些亲密的人告别。紧接着“临觞自不饮,况与故人违”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心境,他既不愿意举杯饮酒,也感到和旧友之间的情谊难以维持。

诗中的“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表达了对于旧日朋友的怀念之情,他们如同珍奇异宝,在世间极其罕见。随后的“宪礼更右职,文翰洒天机”则可能在暗示诗人对朋友在仕途上的期待和支持。

“聿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描绘了一种景象,似乎是在赞美某位人物的才华与光彩,而“谈笑取高第,绾绶即言归”则表现了诗人在欢聚中也感到了离别的忧伤。

接下来的“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表达了对远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随后“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场景的一种预感,杨柳常象征着离别的愁绪。

尾句“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忽复不相见,心思乱霏霏”中,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和哀伤,以及内心的纷乱与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在面临离别时,对于友情的珍视、对未来未知的忧虑以及深沉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复杂的心境转化为美丽的文字。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赠李判官

良玉定为宝,长材世所稀。

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

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

决狱兴邦颂,高文禀天机。

宾馆在林表,望山启西扉。

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

始耕已见穫,袗絺今授衣。

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

虽惭且忻愿,日夕睹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赠李儋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

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

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鹧鸪啼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栖,使我夜常啼。

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

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形式: 古风

襄武馆游眺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

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

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

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

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

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

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

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