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二首(其二)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古代忠义之士荆轲刺杀秦王的英勇事迹,通过对燕丹和荆轲豪迈情操的颂扬,抒发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与怀念。首句“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即点明主题,燕丹之所以善,是因为有像荆轲这样的勇士和上宾。

接下来的“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展示了荆轲刺杀秦王的决心与行动。这里的“图尽”,指的是谋划已定,意志坚决;“擢匕首”,则是抽出匕首,准备动手,表现了荆轲行刺前的从容与果断。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一句,则转向了荆轲临行时的情景。素车白马,是一种简洁而又不失威严的装饰,而“相送易水津”,则是燕丹等人在易水之滨为荆轲送行,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

“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此句中,“渐离击筑歌”,指的是荆轲一行人马随着离别的进行,唱起了激昂的歌曲,而这种歌声却带着哀伤之情,足以“悲声感路人”,让听者也跟着感到悲凉。

最后,“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则是送行的人们在荆轲远去之后的共同感慨。他们对于荆轲壮志未酬身死的哀叹,声如潮水,叹息之声高亢,如同青云一般,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不仅展示了荆轲的英雄气概,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忠义行为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14)

阮瑀(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从蔡邕。汉献帝建安中,曹操以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好文学,尤善章表书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仓曹掾属。后人辑有《阮元瑜集》

  • 字:元瑜
  • 籍贯:东汉末陈留尉氏
  • 生卒年:约165—212

相关古诗词

咏史诗二首(其一)

误哉秦穆公,身没从三良。

忠臣不违命,随躯就死亡。

低头窥圹户,仰视日月光。

谁谓此可处,恩义不可忘。

路人为流涕,黄鸟鸣高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

四支易懈惓,行步益疏迟。

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

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

形式: 古风

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

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

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我行自凛秋,季冬乃来归。

置酒高堂上,友朋集光辉。

念当复离别,涉路险且夷。

思虑益惆怅,泪下沾裳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