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其七)

林下狂歌不帖腔,帖腔安得谓之狂。

小车行处莺花闹,大笔落时神鬼忙。

门掩柴荆阛阓远,墙开瓮牖薜萝香。

一般天下难寻物,洛浦清风拂面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树林下放声歌唱不拘泥于曲调,拘泥于曲调怎能称为狂放。
小车驶过之处,花鸟欢腾,大笔挥毫之际,仿佛连神鬼也为之忙碌。
家门紧闭,远离喧嚣市井,墙上开着窗户,透出薜荔萝藤的香气。
世间罕见的美好事物,如同洛水边的清风,拂面而带来清凉。

注释

林下:野外或隐居之地。
狂歌:放声歌唱。
帖腔:遵循固定的曲调。
谓之:称作。
小车:轻便车辆。
莺花:莺鸟和花朵。
神鬼忙:形容景象生动,引人入胜。
柴荆:简陋的木门。
阛阓:街市。
瓮牖:破旧的窗户。
薜萝:藤蔓植物,象征隐士生活。
难寻物:稀有珍贵的事物。
洛浦:洛水之滨。
清风:清爽的微风。
拂面凉: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作品,他以依韵和王安之少卿的诗为灵感,创作了这组七言律诗的第七首。诗中,诗人以“林下狂歌”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位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的人物,他的歌声虽然不合常规,却充满了真情实感。接着,诗人通过“小车行处莺花闹”和“大笔落时神鬼忙”,展现了这位狂士的豪放与才情,他的存在仿佛带动了自然界的生机,连神鬼也为之忙碌。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环境,“门掩柴荆阛阓远”,表明他远离尘世的喧嚣,居住在简朴宁静之地;“墙开瓮牖薜萝香”,则暗示了他生活的清雅与自然,窗外攀爬着薜荔,透出一股清香,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最后,诗人将自己比作“洛浦清风”,意指自己如同那清风般洒脱自在,带给人们清凉的感觉。整首诗通过描绘狂歌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展现出诗人对自由、自然和个性的独特追求,以及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其四)

六人相聚会时康,著甚来由不放狂。

遍地园林同已有,满天风月助诗忙。

文章高摘汉唐艳,骚雅浓薰李杜香。

水际竹边闲适处,更无尘事只清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其六)

见率野人成七老,野人唯解野疏狂。

编排每日清吟苦,趁辨递年闲适忙。

夏末喜尝新酒味,春初爱嗅早梅香。

问君何故须如此,不奈心头一点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元日得胡伯孝书作答

南归寻复北来初,倦客栖遑入岁除。

后屋渐生逾腊柳,西湖方报去年书。

雪馀得暖多非料,世乱逢春百不如。

可叹山阴诸大至,更无缄札到穷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其二)

六老相陪卿与郎,闲曹饶却不清狂。

过从无事易成乐,职局向人难道忙。

烟柳嫩垂低更绿,露桃红裛暖仍香。

乘春醉卧花阴下,恰到花阴别是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