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明月引

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

浮云卷霭,明月流光。荆南兮赵北,碣石兮潇湘。

澄清规于万里,照离思于千行。

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

高楼思妇,飞盖君王。文姬绝域,侍子他乡。

见胡鞍之似练,知汉剑之如霜。

试登高而极目,莫不变而回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开篇即以“洞庭波起兮鸿雁翔”勾勒出一片萧瑟的秋景,接着“风瑟瑟兮野苍苍”进一步渲染了秋风扫过大地后的荒凉气息。诗人通过“浮云卷霭,明月流光”这一自然界的动静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波动。

在下片,“荆南兮赵北,碣石兮潇湘”中,诗人以地理之名,暗示自己心中的思念绵远。紧接着“澄清规于万里,照离思于千行”则表明了诗人心中的思念如同澄清的水流一样广阔无垠,而这种离愁又如同万卷书籍一般深沉。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通过对室内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寂寞孤独的心境。紧接着“高楼思妇,飞盖君王”则是通过古代传说中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置身高楼之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文姬绝域,侍子他乡”中,诗人以古代的悲剧女性文姬自比,表达了自己与亲人、朋友相隔异乡的凄凉情怀。随后的“见胡鞍之似练,知汉剑之如霜”则通过对兵器的描写,暗示了一种坚韧不拔和冷酷无情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最后以“试登高而极目,莫不变而回肠”作为结束,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时,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尽思念与内心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释疾文三歌(其一)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

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释疾文三歌(其二)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释疾文三歌(其三)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倏尔而笑,汎沧浪兮不归。

形式: 古风

赠益府群官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荅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