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府倅进贺圣节表

曾叨执戟侍枫宸,犹记呼嵩拜舞辰。

献寿频将金镜拂,入班许睹玉颜真。

自怜拙疾辞明主,因卧丘园作外臣。

今日送君何所道,祝尧长比华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为明代唐顺之所作《送彭府倅进贺圣节表》。诗人以深情厚谊,回顾往昔与彭府倅共事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进贺圣节的祝福。

首句“曾叨执戟侍枫宸”,回忆了与彭府倅共同侍奉朝廷的情景,使用“执戟”这一古代侍卫的象征,形象地描绘出两人在宫廷中的角色与地位。接着,“犹记呼嵩拜舞辰”一句,通过“呼嵩拜舞”这一古代仪式的描述,展现了两人在特定场合下的庄重与恭敬,体现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忠诚。

“献寿频将金镜拂,入班许睹玉颜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间的尊重。通过“献寿”、“金镜”、“玉颜”等词汇,不仅展现了对彭府倅个人的尊敬,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自怜拙疾辞明主,因卧丘园作外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因某些原因而离开朝廷,成为外臣的无奈与自责。这里的“拙疾”可能指某种难以言说的困扰或疾病,使得诗人不得不离开朝廷,远离权力中心。

最后,“今日送君何所道,祝尧长比华封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彭府倅的深深祝福。通过引用“华封人”的典故,即古代传说中祝寿的使者,诗人希望彭府倅能够长寿,并祝愿他如同华封人一般,受到上天的长久保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既展现了诗人与彭府倅之间的深厚友谊,又蕴含了对友人美好未来的深切祝福,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深情厚谊的佳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宜兴舟中读徐养斋诗稿因思奉别之久怅然有怀二首(其一)

清溪南望五湖连,竹树阴阴两岸间。

桃李孤村春欲尽,蒹葭远水思俱闲。

散帙曲中惊白雪,卷帷天末见青山。

故乡共是投簪客,犹恨高踪不可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宜兴舟中读徐养斋诗稿因思奉别之久怅然有怀二首(其二)

昨岁相逢冰雪深,忽看春色独惊心。

清风每忆人如玉,嘉句堪言字比金。

四壁荒庐?自老,连洲芳草共谁吟。

思君坐惜年华暮,明月扁舟试一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览徐养斋见怀毛古庵及小子之作存没感怀和韵

早岁曾陪履杖游,遥思墓木已三秋。

美人去后空闻笛,芳草归时独倚楼。

世上玉颜还易老,山中石髓杳难求。

却惭司马频相许,拟向清湖共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徐养斋移居二首(其一)

何年挂却侍中冠,新筑山居一亩宽。

种黍聊为终岁计,移花应待早春看。

门依绿树人稀到,身谢红尘梦亦安。

更是谢家兄弟好,长吟池草对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