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六)

学圣人人共一班,每当粘滞廓清难。

欲知跬步还千里,诚意津头仔细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六)》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通过“学圣人人共一班,每当粘滞廓清难”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圣人之道的追求与实践的深刻思考。在诗中,“学圣人”不仅指学习圣人的智慧和道德,更强调了与圣人精神境界的共鸣与融合。然而,“每当粘滞廓清难”,则揭示了在实际生活中,将这种精神境界转化为行动的困难与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欲知跬步还千里,诚意津头仔细看”,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跬步”象征着微小的行动或努力,“千里”则代表了长远的目标或成就。诗人以此说明,即使是最微小的努力,也有可能积累成巨大的成果,关键在于是否真诚地去实践。这里的“诚意津头仔细看”,既是对自己内心状态的审视,也是对外在行为的指导,强调了真诚与行动并重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个人修养与实践圣人之道的复杂过程,以及真诚与努力在实现目标中的关键作用。它鼓励读者不仅要追求高远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以诚心实意的态度去行动,这样才能逐步接近自己的理想目标。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七)

此心通道更无穷,休咎由来应不诬。

此学千年多不讲,却从悬想着功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八)

圣门仁礼立双轮,表记檀弓语更真。

我爱关西传此脉,独将遗教觉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九)

常于感应验中和,动处过时静亦过。

若是深居资讲说,岂知禅定有头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山中秋夜感兴(其二十)

威仪宣著有灵符,义理分明在扩充。

立本若为真自了,却如盆上觅栽松。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