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彭泽阻风

高士休官处,孤僧羁旅初。

江山逢上巳,风雨望匡庐。

炊黍折残荻,长吟寄老渔。

此时山际寺,谁拟赋閒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交融的画面。首联“高士休官处,孤僧羁旅初”中,“高士”与“孤僧”形成对比,前者是已摆脱尘世束缚的隐士,后者则是仍在旅途中的孤独僧人,两者虽境遇不同,但都追求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江山逢上巳,风雨望匡庐”则将时间与地点具体化,上巳节的江边,风雨中的庐山,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接着,“炊黍折残荻,长吟寄老渔”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进一步展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炊煮黍米,折取残荻,这些细节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渔夫生活的向往。而“长吟寄老渔”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过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此时山际寺,谁拟赋闲居”以问句收尾,既是对当前情境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山际寺,既是现实中的存在,也是诗人理想中的归宿。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当下阻风状态的无奈,更寄托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伐木吟四首(其一)怀即公

一瓢乞食处,双眼独看云。

长读方山论,时翻般若文。

阐幽知有待,析义恨无君。

预拟还山日,煨寒到夜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伐木吟四首(其二)怀诃公

一从溪上别,幽独迥无邻。

性以孤能寂,心从冷处亲。

听莺迟好友,临水叹伊人。

亦是寻常事,兴怀每怆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伐木吟四首(其三)怀顿公

如我与君者,当于幽壑中。

一生煨白石,终日倚青松。

岂敢尚高节,所为哀道穷。

狂澜息不易,聊得古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伐木吟四首(其四)怀破公

窗虚月影暗,微雨响疏疏。

不觉伤留滞,翻然念起居。

道心知日损,瘦骨近何如。

江上几惆怅,都为欲寄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