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载西施图歌(其一)

越王己霸吴王死,夜半传呼索西子。

西子功成可以止,范大夫曰鸱夷矣。

鸱夷何处寻,路人都指吴江心。

宁知消夏湾前路,自出门来生怕住。

若耶溪畔记相逢,只有一人真是故。

无端歌舞可奈何,国恩知己两情多。

白纻衣边浣纱泪,乌栖台侧采莲歌。

朝亦复采莲,暮亦复采莲,妾心五湖水,妾梦五湖烟。

五湖船头打两桨,五湖船尾芦葭响。

钱刀意气付闲评,估客渔娘空比象。

年年湖水绿油油,君王寿考臣扁舟。

扁舟只在湖心里,一日扬帆一日留。

如何不向湖头醉,郎本英雄妾本媚。

十年辛苦百年闲,回头莫说吴宫事。

吴王宫前有鹧鸪,越王宫前亦鹧鸪,千秋谁氏扁舟图。

吁嗟乎,伍大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范蠡载西施图歌(其一)》由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描绘了范蠡携西施归隐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深沉感慨。

开篇即以“越王已霸吴王死”点明历史背景,随后“夜半传呼索西子”一句,引出西施这一重要角色。接着,“西子功成可以止,范大夫曰鸱夷矣”两句,表达了对西施功成名就后的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范蠡的智慧与决断。

“鸱夷何处寻,路人都指吴江心”,描绘了寻找归隐之地的场景,而“宁知消夏湾前路,自出门来生怕住”则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期待与担忧。接下来,“若耶溪畔记相逢,只有一人真是故”两句,通过回忆与西施相遇的情景,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无端歌舞可奈何,国恩知己两情多”两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接着,“白纻衣边浣纱泪,乌栖台侧采莲歌”描绘了西施归隐后的生活情景,既有泪水也有歌声,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朝亦复采莲,暮亦复采莲,妾心五湖水,妾梦五湖烟”四句,进一步深化了西施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她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五湖船头打两桨,五湖船尾芦葭响”描绘了归隐生活中的日常景象,而“钱刀意气付闲评,估客渔娘空比象”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西施与世俗的疏离。

“年年湖水绿油油,君王寿考臣扁舟”两句,表达了对西施与范蠡归隐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而“扁舟只在湖心里,一日扬帆一日留”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自由与独立。

“如何不向湖头醉,郎本英雄妾本媚”两句,表达了对两人之间情感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最后,“十年辛苦百年闲,回头莫说吴宫事”两句,总结了整个故事的主题,既是对过去功名利禄的告别,也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宋湘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富有文学魅力。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范蠡载西施图歌(其二)

男儿生不军门杀贼子,泪泪江湖空老死。

男儿报国岂必定封侯,美人醇酒复何求。

乾坤浩荡山河悠,渔竿三尺当春流。

波上鸳鸯沙上宿,日日双双任去留。

大夫姓范人姓施,为问行人知不知。

千金到手即挥洒,明日陶朱今子皮。

世间万事谁真假,才道芙蓉又野马。

十年变作吴宫秋,谁是当时浣纱者?

吁嗟乎,君红粉,我白头,湖中有酒湖中游。

仰天大笑出门去,西施即在湖中住。

形式: 古风

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二首(其一)

邹鲁风今到海滨,三年吹暖八闽春。

诸生莫错马融帐,天下能谈郭泰巾。

文选楼高经见月,罗浮秋远旧无尘。

临歧独有低垂处,如许当时第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座主初颐园先生视学福建奉别二首(其二)

落拓深惭国士知,六年席帽此头皮。

春风不厌无花果,夜雨还留失着棋。

路向紫阳寻道脉,天低南斗引旌旗。

马前咫尺家山近,梦逐星轺过岭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六月廿九日女弟洁晬盘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

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

晬盘设地席,百玩任纷投。

妇佩宜箴管,女贽重枣修。

提挈透春葱,喃喃笑语稠。

博得堂上欢,靧面桃花浮。

余时方总角,兄长京洛游。

念兹设帨辰,千里隔莱州。

阿姊性亲爱,喜得雁行俦。

名成双博士,阃德著和柔。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