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八)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孔子深入探索自然的根本规律,幽深的鸿雁顺应温暖的阳气。
宇宙的运行自有其规律,四季交替不断流逝。
狂风突然怒吼,万物相互碰撞摩擦。
广阔的海洋都动荡不安,孤独的凤凰又该如何应对呢?

注释

仲尼:指孔子。
元化:自然的根本规律。
幽鸿:深藏不露的鸿雁。
阳和:温暖的阳气。
大运:宇宙的运行。
盈缩:增减变化。
春秋:四季。
盲飙:狂风。
号怒:怒吼。
纷劘:碰撞摩擦。
溟海:广阔的海洋。
孤凤:孤独的凤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陈子昂的作品,属于他的《感遇》系列中的第三十八首。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宇宙运行规律和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这两句开头提及孔子(仲尼),意指他探究宇宙的根本变化以及事物的本质。在“幽鸿”一词中,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凤凰之鸟来比喻自己或理想中的君子,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这两句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循环变化,如同历史的更迭往复,暗示着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这两句通过强烈的动作描写来表达一种自然界的剧烈变化,也象征着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最后两句中,“溟海”指广阔的大海,诗人通过“震荡”的形容词来强调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映射出个人的渺小和无力感。末尾的“孤凤”,又一次回到了那个理想中的君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苦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其三)乐生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其五)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形式: 古风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其一)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其六)邹衍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