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堂羸病起,盥漱风雨朝。
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
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
延瞻游步阻,独坐闲思饶。
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在秋天的清晨起床,面对着风雨交加的天气进行洗漱。室内外的景致都透露出一种凄凉和寂寞:竹影显得冷清而疏朗,榆叶在风中飘落,不禁让人感到秋意浓重。
街上坠落的果实和墙角的蜕虫,都增加了一份秋日的静谧与孤独。诗人的行走受到了阻碍,或许是因为雨水或其他原因,于是他独自坐在室内,心中泛起了闲散而又宽广的思绪。
最后两句“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人设想着亲友也许正如自己一般,在这样的秋雨中感受着同样的寂寞和孤独,而这种无法共享的时光让他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思念之情,是一首充满了秋意的抒情诗。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
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
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
谁能达天道,共此竞前程。
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
今逢大君子,士节自光明。
远镇承新命,王程不假催。
班行争路送,恩赐并时来。
牙旆从城展,兵符到府开。
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
画角天边月,寒关岭上梅。
共知公望重,多是隔年回。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铄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垆。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
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
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
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