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廿咏(其十八)相似树咏

两树夹招提,三春引影低。

叶中微有字,阶下已成蹊。

含气同修短,分条德且齐。

不容凡鸟坐,应欲俟鸾栖。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两棵树夹着寺庙,春天里树影轻轻摇曳。
树叶间隐约有字迹显现,树下小路已被踏成。
树木生长同享着时光长短,枝条分布均匀且整齐。
这地方不欢迎平凡的鸟儿停留,似乎正等待着凤凰栖息。

注释

两树:指两边各有一棵树。
夹招提:招提指寺庙,这里形容树木环绕寺庙。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泛指春天。
引影低:树影随风轻轻摇动,显得低垂。
微有字:可能指树叶形态像字或真有刻字。
阶下:寺庙台阶之下。
已成蹊:小路已经被走出来了,比喻经常有人来往。
含气:蕴含生命力的气息。
修短:生长的长短,比喻生命周期。
分条:树枝分叉生长。
德且齐:品德齐整,比喻树木生长得均匀有序。
不容凡鸟坐:不适合普通鸟儿停留。
应欲:应该是希望。
俟:等待。
鸾栖:凤凰栖息,比喻高贵之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两棵树的形态和特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两树夹招提”,表明这两棵树并肩而立,它们似乎在相互依偎,共同承担着天空的繁重。"三春引影低"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这些树木见证了季节的更迭,其树影随之低垂,彷彿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叶中微有字”,意味着树叶间似乎藏匿着自然赋予的神秘文字。"阶下已成蹊"则描绘了树叶落下的场景,那些飘零的叶子在地面上形成了一条小径,显现出时间的痕迹与生命的循环。

“含气同修短”,这句话表达了两棵树在自然界中共享着相同的生长空间,它们吸取着同一片天地之间的精华。"分条德且齐"则强调了树木枝条间的和谐与平衡,彰显出大自然的完美法则。

最后,“不容凡鸟坐,应欲俟鸾栖”,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那些普通的鸟儿在这些非凡的树木下不能停留,而只有仙鹤、凤凰这样的神鸟才配得上在其枝头栖息,体现了诗人对于高洁与卓越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完美境界的情怀。

收录诗词(23)

敦煌人作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敦煌廿咏(其四)贰师泉咏

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

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

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

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敦煌廿咏(其十六)贺拔堂咏

英雄传贺拔,割据王敦煌。

五郡徵般匠,千金造寝堂。

绮檐安兽瓦,粉壁架鸿梁。

峻宇称无德,何曾有不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敦煌廿咏(其三)莫高窟咏

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

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

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

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敦煌廿咏(其十七)望京门咏

郭门望京处,楼上启重闉。

水北通西域,桥东路入秦。

黄沙吐双径,白草生三春。

不见中华使,翩翩起虏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