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内翰王同年

回翔青琐已多时,四海归荣更是谁。

通籍禁中参凤阁,司言天上焕龙墀。

修文礼乐源何大,振笔云雷泽益滋。

若把王褒颂勋业,未如际会遇昌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宫禁中飞翔已久,天下归心荣耀属于谁。
出入宫廷参与决策,言辞如龙光照亮天阶。
文学礼仪的源头深远,挥毫泼墨如云雷激荡,恩泽更盛。
即使赞誉王褒的功绩,也比不上遇到盛世的机遇。

注释

回翔:盘旋飞翔。
青琐:宫殿的装饰物,代指宫廷。
已多时:已经很长时间。
四海:天下各地。
归荣:归心荣耀。
通籍:入朝为官。
禁中:皇宫内部。
凤阁:凤凰楼阁,指朝廷中枢。
司言:掌管言论。
焕龙墀:光彩照人的龙阶。
修文:修养文教。
礼乐:礼仪和音乐。
源何大:源头何其深远。
振笔:挥动笔墨。
云雷:比喻宏大气势。
王褒:古代文人。
颂勋业:歌颂功绩。
未如:不如。
际会:遭遇的好时机。
昌期: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含章所作,名为《寄内翰王同年》。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追求。

"回翔青琐已多时,四海归荣更是谁。"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荣耀的转移,表达了一种淡然世事、超然物外的情怀。"青琐"指的是年华的匆匆,而"四海归荣"则暗示着功名利禄的无常。

"通籍禁中参凤阁,司言天上焕龙墀。" 这两句写诗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职责,"通籍"意味着诗人的官职不低,而"禁中"则是皇宫之内的意思,显示出诗人身处权力中心。"参凤阁"和"焕龙墀"都是形容宫廷建筑的壮丽与神圣。

"修文礼乐源何大,振笔云雷泽益滋。"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抱负和才华。他通过对古代文化传统的追溯,表达了自己对于恢复并发扬光大文明的渴望。而"振笔云雷"则形容诗人在书写时那种如同天籁之声般的雄浑与力量。

"若把王褒颂勋业,未如际会遇昌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王褒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在这里,"际会"意味着机缘和良好的相聚,而"昌期"则是指吉祥安宁的时代。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还反映出他对于友谊、文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能够听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对话。

收录诗词(13)

李含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元长老林亭

闻说幽亭气象宽,何须基构入云端。

平瞻一郡连山翠,远瞩千门枕水寒。

风拂石床松子坠,雨笼莎径栗花乾。

遥知出定牵吟夜,只欠清猿啸碧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渔家

数家茅屋枕鱼矶,岁岁生涯在渺瀰。

鸡犬怪人奔竹径,儿孙逢客倚柴篱。

壁悬蓑笠残烟雨,门对溪山阅盛衰。

一曲新歌一船月,夜深来往碧涟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僧家

不愁白日斜,唯只是僧家。

远径接芳草,閒庭掩落花。

木栏栖翡翠,盆水种蒹葭。

到此常留意,深窗自煮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庐山上化成寺

楼台高耸入中天,压破寒山数亩烟。

永日松栏幽鸟语,半空岩石老僧禅。

窗临樛木排深涧,檐拂长萝下翠颠。

野客每来何所得,一声秋磬似相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