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生桥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与哲思。

首句“水光如练落长松”,以“练”比喻水光的清澈明亮,如同丝线般细腻地洒落在高耸的松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云际天桥隐白虹”,将视线引向远方,云层之上仿佛有一座通往天界的桥梁,而那道白虹则像是连接人间与仙境的通道,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辽鹤象征着仙人的使者,华表则是古代立于道路两旁的标志,这里暗示仙人已逝,留下的是空荡荡的石桥,表达了对仙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鹊驾”指的是传说中的鹊桥,此处借指美好的相聚时刻;“秦鞭”则暗喻力量与征服。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以及对遥远梦想难以实现的感叹。

最后,“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诗人将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长江,即便它能帮助人们渡过险境,但在这无尽的山脉之中,却显得如此渺小与空洞。这句话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感的体现,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时间、梦想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南霁云祠

死矣中丞莫谩疑,孤城援绝久知危。

贺兰未灭空遗恨,南八如生定有为。

风雨长廊嘶铁马,松杉阴雾卷灵旗。

英魂千载知何处?岁岁边人赛旅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晴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雪夜

天涯久客岁侵寻,茆屋新开枫树林。

渐惯省言因病齿,屡经多难解安心。

犹怜未系苍生望,且得閒为白石吟。

乘兴最堪风雪夜,小舟何日返山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元夕二首(其一)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