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谜三绝(其二)鸡

楚楚衣裳两颊红,冠儿斜坠脚儿弓。

夜来塞上无消息,玉箸偷弹对晓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她穿着鲜艳的衣服,脸颊泛着红晕,头上的发冠歪斜,鞋子像弯弓一样秀气。
夜晚在边塞没有传来任何消息,她悄悄地对着晨风弹着象牙筷子(暗示思念或悲伤)

注释

楚楚:形容女子娇柔、清秀的样子。
衣裳:衣服。
两颊:脸颊。
红:红色,这里形容脸颊的红润。
冠儿:发冠。
斜坠:歪斜。
脚儿弓:鞋子形状像弓。
塞上:边塞。
消息:音信,消息。
玉箸:象牙筷子,古代用来夹取食物,这里可能象征着她的愁思。
偷弹:偷偷地弹奏,暗含心情沉重。
晓风:清晨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佳人的形象和心境,语言优美,意境独特。"楚楚衣裳两颊红"一句,通过对女子服饰的描写及脸颊微红,传达出她的青春与羞涩之态。紧接着"冠儿斜坠脚儿弓"则是对她头饰和鞋子形状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装扮风貌。

后两句"夜来塞上无消息,玉箸偷弹对晓风"表达了一种等待与思念。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没有收到来自边塞的任何信息,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关切和期待。在这样的情感驱使下,女子轻轻地弹拨着玉制的箸(一种古代乐器),似乎是在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或是借风传递自己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与听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不仅是对女性形象的美化,也是对孤独等待中情感复杂性的探讨。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送王国器归宣城

吾不送君以南浦伤离之曲,吾不送君以渭城惜别之觞。

君今跨马行远陌,陌上槐花日已黄。

槐花黄时举子忙,君心应逐白云翔。

君来桃李春未晚,喜君幽韵如兰芳。

东风披拂香满路,君不即人人岂忘。

澄江静练楚天长,叠嶂高楼秋月凉。

使君高会罗红妆,樽前醉客第王杨。

明年上国富春光,风帘烟柳沙河塘。

集英班退马蹄疾,都人争看绿衣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吴令君

吾欲赠君以彭泽江边之柳,不如赠君以傅岩野外之梅。

柳色但知管离别,梅花独首百花开。

花开虽托桃李径,成实终为廊庙材。

冰霜清冷溪桥侧,聊与人间作春色。

日边调鼎待君来,已闻驿使传消息。

形式: 古风

送钱虞仲兄弟

灯火相从总角初,只今已是十年馀。

穷愁懒漫吾犹故,文采雍容子甚都。

连璧肯来同寂寞,归鞍宁不少踌躇。

风流一别应如雨,傥有来鸿细作书。

形式: 七言律诗

宿神潭洪氏醉经堂

久客急归程,风雨事驰骛。

黄流鸣涧壑,馀波或被路。

堆埼珠联属,石径齿龃龉。

篮舆惴危登,杖策阻深度。

行行忽平岗,神潭渺东注。

徒旅鸠后先,烟火休薄暮。

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

醉经揭佳名,巨轴舒新句。

我亦旧高阳,糟粕尝已屡。

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

君但中圣贤,当自知佳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