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其一)

桂林佳事我能言,四座停杯且勿喧。

人物豪华真乐国,江山清绝胜中原。

亲尝荔子薰风浦,静对梅花小雪村。

边锁无虞庭少讼,不妨仙释问真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能够讲述桂林的美好故事,大家举杯倾听,请保持安静。
这里人物华贵如同真正的乐园,江山景色清幽胜过中原。
亲自品尝荔枝在微风拂过的水边,静静欣赏梅花盛开的小雪村庄。
边境安宁,庭中少有争端,不妨向仙人请教生活的真谛。

注释

桂林:地名,广西桂林。
佳事:美好的事情。
我:主语,指诗人自己。
能:能够。
言:讲述。
四座:众人,周围的人。
停:停下。
杯:酒杯。
勿:不要。
喧:喧哗。
人物:人们。
豪华:奢华。
真乐国:极尽欢乐的地方。
江山:自然景色。
清绝:非常清幽。
胜:超过。
中原:中原地区。
亲尝:亲自品尝。
荔子:荔枝。
薰风:和煦的风,通常指夏季东南风。
浦:水边。
静对:静静地欣赏。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小雪村:小雪纷飞的村庄,形容冬日景象。
边锁:边境安定。
无虞:没有忧虑。
庭:庭院。
少:少有。
讼:诉讼,争端。
仙释:仙人般的智慧或超脱。
真源:事物的本质或生活的真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桂林为背景,表达了对李似举尚书出帅桂州的赞美和祝愿。首句“桂林佳事我能言”,开门见山,显示出诗人对桂林美景与人文的熟悉和赞赏。接着,“四座停杯且勿喧”描绘了宴会的和谐氛围,暗示了桂林的繁华与宁静。

“人物豪华真乐国,江山清绝胜中原”这两句,诗人将桂林比喻为人间仙境,赞美其人杰地灵,超过了中原地区。桂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都得到了高度评价。“亲尝荔子薰风浦,静对梅花小雪村”具体描绘了桂林的特色景致,荔子的甜美和梅花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桂林四季如画的风情。

最后两句,“边锁无虞庭少讼,不妨仙释问真源”,表达了对桂州社会安定、司法公正的良好祝愿,希望李似举能在此地推行仁政,如同神仙般探寻事物的本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曾几对桂林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期待。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送李商叟

好去皇华使,佳哉所领州。

职除天禄阁,家近岳阳楼。

一别谁青眼,相逢各白头。

西来多驿骑,能寄短书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边野老借光辉。

齧毡校尉冲寒去,扇枕郎君触热归。

大父正携灵寿杖,尊公更著老莱衣。

赠行未说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周仲固寺正提举湖北茶盐余建炎己酉岁尝为此官

洞庭湖北饱知闻,尝以輶轩犯楚氛。

远有光华新令尹,分投闲散故将军。

武陵源口自碧水,古德山头多白云。

一路澄清纵幽讨,不妨书札细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周德修侍郎守武陵郡

倾盖江头许定交,谈经论事听忘劳。

辙环万里犹持橐,门掩三秋却梦刀。

流水落花公境界,摘山煮海我官曹。

人生五马从来贵,行乐何须叹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