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边野老借光辉。

齧毡校尉冲寒去,扇枕郎君触热归。

大父正携灵寿杖,尊公更著老莱衣。

赠行未说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诗中通过描绘幕府官员苏伯益即将返回家乡的情景,展现了他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深挂念。首句“幕下官曹寄玉溪”表达了苏伯益在官场中的地位,而“溪边野老借光辉”则暗示他将回归朴素的田园生活,如同野老般享受宁静。接下来两句“齧毡校尉冲寒去,扇枕郎君触热归”,形象地描绘了他在严寒和酷暑中奔波劳碌的形象,显示出其勤勉尽职。

诗中提到苏伯益的大父(祖父)手持灵寿杖,尊公(父亲)身着老莱衣,体现出家庭的温馨与亲情。最后两句“赠行未说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表达了诗人对苏伯益淡泊名利、注重家庭亲情的赞赏,认为像他这样不以功名为念的人,在世上实属罕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送周仲固寺正提举湖北茶盐余建炎己酉岁尝为此官

洞庭湖北饱知闻,尝以輶轩犯楚氛。

远有光华新令尹,分投闲散故将军。

武陵源口自碧水,古德山头多白云。

一路澄清纵幽讨,不妨书札细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周德修侍郎守武陵郡

倾盖江头许定交,谈经论事听忘劳。

辙环万里犹持橐,门掩三秋却梦刀。

流水落花公境界,摘山煮海我官曹。

人生五马从来贵,行乐何须叹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绍兴帅汤相得请洞霄归括苍二首(其二)

谁言富贵践危机,永日深春故里归。

烟雨高楼增意气,蓬莱杰阁少光辉。

向来赤舄又遵陆,此去青鞋长掩扉。

画戟门东是茅宇,铃斋想像独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绍兴帅汤相得请洞霄归括苍二首(其一)

武公入相不虚传,奏牍求闲却更前。

圣主闵劳天下士,诏书许作地行仙。

少微星分临江左,大涤山门锁日边。

便以公归良易耳,午桥虽好莫留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