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东坡木石图

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

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

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

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与世事的深刻感悟。首联“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阶段的反思与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四十岁,本应是事业有成、生活稳定的年纪,但诗人却以“谁云是”自问,流露出对自我价值与社会期待之间矛盾的思考。接着,“三年不制衣”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暗示了诗人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颔联“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揭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和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贫穷不仅让诗人看到了人情冷暖,更让他意识到人生的不易与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愈发感到内心信仰的微妙变化,或许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或是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

颈联“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中的“□”字留白,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它可能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也可能是对某种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定位的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接纳。

尾联“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则展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即使年岁已高,诗人仍不愿言归,这既是对当前生活的珍惜,也是对未来可能失去这种自由与快乐的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自我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世事中保持独立思考和精神追求的勇气与智慧。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清明去郡则得郡,安用作业解洗业。

形式: 押[洽]韵

句(其二)

中间有一萧閒伯,学道登仙初应格。

朝元明日拜五光,玉皇应怪须眉白。

形式: 押[陌]韵

句(其三)

金山醉归江月出,瓜洲汹涌寒潮入。

形式: 押[缉]韵

句(其四)

饭白云留子,茶甘露有兄。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