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龙虎山甘道士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

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

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

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

形式: 古风

翻译

袖中藏着一封书信,是从遥远的仙境传来的。
他的心中蕴含着龙虎般的威严和仙霞般的气质。
他的话语中透露着古老夔牙的韵律,隐藏着秘密。
他弹奏起乐曲,如同寻找桃花源,但何处才是真正的桃源呢?

注释

袖:衣袖。
携:携带。
尺素书:古代的信件,用长一尺的白色丝绸写成。
上清:道教中的神仙居所,象征高远的仙境。
胸:内心。
涵:包含。
龙虎象:比喻威严或神秘的力量。
烟霞气:形容仙气缭绕,如云雾中的霞光。
千古:千百年来。
夔牙音: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夔的鸣叫声,象征神秘的音乐。
发其秘:揭示其秘密。
鼓:弹奏。
桃源行:描绘桃花源的乐曲。
何处是:哪里能找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所作,名为《赠龙虎山甘道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向一位修炼于龙虎山的道士赠送自己的书信,并通过这份书信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道术的赞美。

“袖携尺素书,远从上清至。”这里“袖携”意味着随身携带,“尺素书”指的是写有诗人心得或是修炼秘诀的书信。“远从上清至”表达了诗人将这份书信从遥远的地方送往道士所在之地,传递自己的敬意和知识。

“胸涵龙虎象,语带烟霞气。”这两句描绘了道士的高深修为,“胸涵”意味着内心充满,“龙虎象”象征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语带烟霞气”则形容道士的话语中透露出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

“千古夔牙音,指下发其秘。”这里“千古夔牙音”可能是指道家修炼中的某种声音或咒语,而“指下发其秘”则意味着通过诗人的笔触,将这些深奥的秘密传递给道士。

最后两句“为鼓桃源行,桃源何处是。”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引导道士前往桃源之地,“桃源”在古代文学中常被描绘为一处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这里的“何处是”可能是在询问桃源的具体所在,也可能是在表达对桃源这种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书信,展现了对道士及其修炼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神秘仙境的向往。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范道人

黄纸差符不肯留,飘然愿逐云水游。

纡朱拖紫不肯慕,甘著草衣披布素。

金珠斗量佩鸣珂,所得欢华能几何。

形气日随情欲蠹,曾不百岁同臭腐。

学仙岂必便成仙,人世且结清净缘。

弘景宁为轩冕锢,子平未免婚嫁累。

有田有庐誓弗归,有子有女弃若遗。

道成却往忾城郭,化作千年令威鹤。

形式: 古风

赠赵月麓之霅

乍合成乍离,岁月何飘忽。

重来吾愈老,喜复遂良觌。

月麓号新改,簪裳亦殊昔。

议论羲皇前,咳唾烟霞出。

囊中诗一编,语到不可及。

清圆粲珠玑,雅正谐吕律。

新吟多感慨,能使鬼神泣。

洗耳听谈玄,有言皆造极。

豁然启其蒙,不觉膝欲屈。

一碧涵千峰,吴兴山水窟。

来办结构资,丹砂铸仙骨。

鲁公千载祠,已仆谁复植。

新宇傥落成,端庄厉忠直。

滔滔奸佞夫,见使心怵惕。

虽为老氏徒,未废儒者术。

我有招隐庐,亦足以栖白。

安能挽之留,共勘先天易。

形式: 古风

赠潘天游

乾以健而运,如毂不停息。

周流遍六虚,升降靡差忒。

故能权四序,而以转万物。

兹其气之游,造化由是出。

一元亘终古,尘劫浩难诘。

人有貌以生,于中具太极。

苟知法天行,折旋而阖辟。

浮游潜深渊,外想不内入。

亦解长不死,寿与之为一。

形式: 古风

天仙子.寿野渡

搭宅亭园虽不大。花木成阴难论价。

豪端点缀有珠玑,竹一带。梅一派。

明月清风何用买。子子孙孙纡寿彩。

家庆成图和蔼蔼。更添三岁古来稀,酒满斝。

诗满架。直到耆颐年未艾。

形式: 词牌: 天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