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阳李太傅(其一)

两朝黄阁预弥纶,又策春坊第一勋。

僧塔旧题前进士,斋坛新拜上将军。

马衔金勒冲微雪,雁避红旌入断云。

还似徐州张仆射,御诗相送四方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偾所作,送别南阳李太傅。这首诗的艺术风格雄浑典雅,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首句“两朝黄阁预弥纶,”中的“黄阁”,指的是皇宫,表明诗中的人物在两个朝代都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里的“预弥纶”,则是形容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之大。

第二句“又策春坊第一勋。”中,“春坊”通常是指军营,而“第一勋”表明诗中的人物在军事上的成就和荣誉也是首屈一指的。

第三句“僧塔旧题前进士,”通过对僧塔上旧有的题刻进行描写,引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其中,“进士”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称谓,意味着考生在学术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四句“斋坛新拜上将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晋升为将军的人物进行祝贺之情。这里的“斋坛”是指仪式举行的地方,而“新拜”说明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两句“马衔金勒冲微雪,雁避红旌入断云。”则通过对骑乘和军旗的描绘,展现了诗中人物英勇和威武的一面。其中,“金勒”是指装饰华丽的马缰,而“微雪”、“断云”则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战争氛围。

最后两句“还似徐州张仆射,御诗相送四方闻。”通过对历史上著名人物徐州张仆射的提及,来表达诗人对于李太傅不凡的赞誉。这里的“御诗”,是指皇帝所赐之诗,而“四方闻”则意味着这份荣耀和尊贵传遍了四面八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军事成就的回顾,以及对人物英勇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种英雄气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李太傅离别的不舍之情。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送南阳李太傅(其二)

红旆飘飘夺晓霞,御筵相送出京华。

仲尼俎豆真儒者,郤縠诗书属将家。

腰下已悬如斗印,门前看见筑堤沙。

先朝学士期牵复,待草南阳入相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查校书从事彭门

佐幕徐方鬓未秋,官升芸阁更风流。

姓名旧在莺迁榜,诗什重题燕子楼。

渐有俸钱供药债,应无归梦到渔舟。

公馀时上台头寺,珠履金貂共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郝校书从事相州

提笔从戎别帝乡,官清兼领校书郎。

将军幕下红莲媚,诗客袖中丹桂香。

吟倚旌旗春过雨,醉听刁斗夜含霜。

金台莫作多时计,非久应归振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閤门秦舍人

郡印我未解,轺轩君不留。

相逢都几日,此别又经秋。

山雪晴犹在,河澌暖渐浮。

内庭连上閤,早晚共优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