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漫郎百事皆漫尔,独有溪山认作吾。
念无一物镇泉石,生怕偃蹇羞吾徒。
灵武中兴功掩德,天地大义须人扶。
宁将善颂寓谲谏,百世闻之立懦夫。
太师劲气形于笔,二美能兼自古无。
后来衮衮下注脚,识者涪翁次石湖。
松煤狼藉楮山赭,空谷雷响工传摹。
徘徊熟玩长太息,世道日与湘流俱。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对于自然山川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功绩的缅怀与颂扬。诗中“漫郎百事皆漫尔,独有溪山认作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万象的超然态度,只有大自然的山川能让他感到亲切和认同。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思想的体现,他们往往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以此来逃避尘嚣的人世纷争。
“念无一物镇泉石,生怕偃蹇羞吾徒”则是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流水,诗人担心自己的才能不能展现出来,而感到羞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另一方面是个人才华无法施展的无奈。
“灵武中兴功掩德,天地大义须人扶”中的“灵武中兴”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盛世,而“功掩德”则是在赞美那个时代的伟业和道德。后一句则是表达了对正义和公理的呼唤,认为这些需要人们去维护。
接下来的几句“宁将善颂寓谲谏,百世闻之立懦夫”、“太师劲气形于笔,二美能兼自古无”则是在赞扬某位历史人物的德行和文学才能。这里的“太师”可能是指某个有名望的大臣或学者,而“二美”则是指品德与文章皆臻至高境界。
最后几句“后来衮衮下注脚,识者涪翁次石湖”、“松煤狼藉楮山赭,空谷雷响工传摹”则是在描绘一幅自然风光的画面。这里的意象丰富,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划,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历史、自然与个人理想的思考。
不详
为爱溪山来永州,黄茅白苇使人愁。
驱车遥指崳峰去,峰在潇江最上头。
江转峰回景奇绝,澹山嵌窦真天设。
摩挲丹灶酌石泉,髣髴曾游今几劫。
徵君徵君苦避秦,一秦人又一秦人。
青山踏破无扃鐍,何地堪逃世上尘。
遂请后。愿频醉、石楼溪口。
齐云山特立,古刹悬危壁。
翠竹舞柔风,高峰耸红日。
龙井冽生寒,冰房清澈骨。
半空神气怡,恍入群仙窟。
仰盼天河明,俯濯龙潭碧。
白云任去留,好鸟时栖息。
一笑尘世空,此乐复何极。
歌唇乍启尘飞处。翠叶轻轻举。似通舞态逞妖容。
嫩条纤丽玉玲珑。怯秋风。虞姬珠碎兵戈里。
莫认埋魂地。只应遗恨寄芳丛。露和清泪湿轻红。
古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