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其二)

小邦人物大邦同,万屋鳞鳞气郁葱。

谁挈神峰离海底,幻将廛市纳壶中。

垂帘拟学山阴画,飞舄难乘叶县风。

举首穹旻才一尺,敢凭正直谢天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小小的国家也有大人物,千万房屋连绵气势蓬勃。
是谁将神峰从海底搬出,如同将城市放入壶中幻化成景。
我拉下窗帘仿效山阴的画作,却难以如叶县仙人般乘风飞翔。
抬头仰望天空,感觉它只有尺许高,我怎敢凭借公正坦诚向天公致谢。

注释

鳞鳞: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一样。
神峰:象征着崇高的地位或伟大的人物。
廛市:指人间的城市市场。
垂帘:古代官吏或贵妇遮挡视线的帘幕,此处比喻作画。
飞舄:古代神话中的仙人所穿能飞行的鞋子。
叶县风:传说中的仙风,喻指超凡脱俗。
穹旻:天空,穹顶的天空。
正直:品行端正,不偏不倚。
天公:古人对天的尊称,也指命运或自然法则。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城市景象,诗人郭印以仁寿县后的小亭为视角,展现了当地繁华而生机勃勃的风貌。"小邦人物大邦同"一句,暗示了尽管地方不大,但人们的精神气象却不输于大国,显示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万屋鳞鳞气郁葱"描绘了房屋密集,烟云缭绕的景象,如同鳞次栉比的鱼鳞,充满了活力和生气。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运用想象,将神峰从海底升起,象征着神奇的力量将城市纳入壶中,寓言般地表达了城市的奇幻与包容。

"垂帘拟学山阴画"借用了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山阴的故事,形容诗人想要通过画笔捕捉这如画的场景,但"飞舄难乘叶县风"又暗示现实中难以如愿,暗含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微妙感慨。最后,诗人抬头仰望天空,感叹天地之大,自己所处之地如此微小,但仍表达出敢于正直面对天地的豪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赞美了地方的繁荣,也流露出诗人对艺术追求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其一)

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

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元日有感呈正纪

情绪长随节物迁,老逢元日更悽然。

春风未省摇心曲,腊雪空留点鬓边。

加我四年终易学,长君一岁尚尘缘。

何当同伏嵌岩下,添取炉中住世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天宁晚集

僧寮便坐卧,触目兴何穷。

庭竹留斜日,瓶花怯晚风。

分无依宝社,心已脱尘笼。

回首人间世,枯荣一梦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夫人挽词二首(其二)

熊轼人将达,鱼轩乐未央。

遽令双剑化,并作一丘藏。

笔绝先秋句,衣缄故箧香。

未应林下女,千古擅清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