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氏斋头秋鹰图

秋高江馆寒生棱,眼芒忽触瑶光星。

空尘动壁风旋榻,飒爽下击要离精。

金眸窈注紧脑侧,下若万骑相摩声。

凝神看定知是画,是谁扫笔如霜硎。

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

悬此可以了魑魅,讵有鸟雀来空庭。

昔年作健臂而走,一挥飞破长天青。

仰天大笑缨索绝,毰毸斗大盘高城。

沙黄白日杳不见,围场散尽毛血腥。

今见此画如见生,头角怪尔逾峥嵘。

得霜则奋饱则飏,呼鹞作弟鹯为兄。

知君气类极神俊,嗟彼雉兔何聊生。

急将此图卷高阁,眼前万物心如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马氏斋头秋鹰图》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一幅描绘秋鹰的图画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鹰的勇猛、独立与自由精神的赞美。

首句“秋高江馆寒生棱”,描绘了一幅秋风凛冽、江边馆舍冷峭的画面,为整幅画作营造了肃穆的背景。接下来,“眼芒忽触瑶光星”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鹰眼的锐利,仿佛能触及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展现出鹰的敏锐洞察力。

“空尘动壁风旋榻,飒爽下击要离精”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了鹰在风中飞翔的姿态,以及其迅猛的攻击能力,如同古代传说中的勇士要离一般勇猛。

“金眸窈注紧脑侧,下若万骑相摩声”进一步描绘鹰的眼神和飞行时的声响,仿佛千军万马的冲锋,充满了力量感和震撼力。

“凝神看定知是画,是谁扫笔如霜硎”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赞叹,认为它如同霜刃般锋利,技艺高超。

“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描绘了画中鹰的气势和精神,仿佛有无形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涌来,触及到每一根羽毛,同时充满了英气和杀气。

“悬此可以了魑魅,讵有鸟雀来空庭”表达了这幅画作的威慑力,即使在空旷的庭院中,也足以震慑邪恶之物,没有鸟雀敢轻易靠近。

“昔年作健臂而走,一挥飞破长天青”回忆了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场景,展现了其无畏的精神。

“仰天大笑缨索绝,毰毸斗大盘高城”描绘了鹰在高空中欢笑、搏击的场景,充满了自由和欢乐。

“沙黄白日杳不见,围场散尽毛血腥”描述了鹰在追逐猎物时的激烈场面,沙地上留下的是血腥的痕迹。

“今见此画如见生,头角怪尔逾峥嵘”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深刻印象,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鹰,其形象异常突出。

“得霜则奋饱则飏,呼鹞作弟鹯为兄”描绘了鹰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展现了其家族间的和谐关系。

“知君气类极神俊,嗟彼雉兔何聊生”表达了诗人对鹰的赞赏,同时也对其他动物的生存状态表示同情。

“急将此图卷高阁,眼前万物心如平”最后,诗人决定将这幅画收起,让心灵归于平静,不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致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鹰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别意

别无相赠言,沉吟背灯立。

半晌不抬头,罗衣泪沾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秋夜酌闵二舟中

移船向君饮,款语尽斜晖。

风细不妨烛,寒轻渐逼帏。

琵琶商女怨,砧杵远人衣。

起视秋江上,芦花有雁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夜曲

蟋蟀啼阶叶飘井,秋月还来照人影。

锦衾罗帷愁夜长,翠带瘦断双鸳鸯。

幽兰裛露露珠白,零落花香葬花骨。

秋深夜冷谁相怜,知君此时眠未眠。

形式: 古风

灵壁磬石歌

青神赤埴输球琳,泗滨作贡传至今。

古乐虽亡古质在,历久剥削沉坑深。

产饶欲尽不尽气,得径尺价昂兼金。

当年帝命后夔戛,圣作圣奏圣所歆。

于风斯干乐斯振,知民立辨宣郁沉。

后人好尚乃大异,用作拱玩搜岩岑。

金钟玉管失依附,洞房曲几添清阴。

峰峦洞穴卒嗟见,镂刻微渺穷芒针。

螭盘蛇卧文理别,方坛华盖开张森。

澄心堂砚秘制出,宣和天翰尤淋淋。

丈人忽作束腰具,坐以神物供荒淫。

文人癖嗜更多有,宝贵奚啻同天琛。

斋空松雪图史散,庵废海岳莓苔侵。

昔贤手泽半零落,望谁更辨泠泠音。

一拳把玩不忍释,悄思登岱临风吟。

国工国器交有待,完璧且作无弦琴。

后人得此重爱惜,中有入海千秋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