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闭门无著只疏慵,谩出留连与众同。
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
恨无日到三春外,尽看人狂六极中。
泛泛相逢且相笑,久将吾道付穷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闭门无著只疏慵”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名利的淡然和不以物喜,更多的是一种隐居自得的情操。而“谩出留连与众同”则显示了即便是偶尔出现在世间,也只是随波逐流,与他人保持一致,不愿也不屑于去改变或影响什么。
接下来的“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感悟。诗人观察到柳树在春天落叶,似乎也承受着某种哀愁,而花朵则在东风中绽放笑容,仿佛在向世间展示它们的生机与欢乐。
“恨无日到三春外”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三春意指三个春天,即三年,对于短暂的人生来说,这段时间里能看到多少狂热追逐的场景,真是让人不胜唏嘘。而“尽看人狂六极中”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人盲目追求的观察和批判。
最后,“泛泛相逢且相笑,久将吾道付穷通”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诗人在与他人的偶遇中保持一种平常心,相互之间只是淡淡地相逢而已,而不是深入交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修行或生活态度的坚持,将这种豁然开朗的人生观传递给那些愿意聆听的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现个人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自在生欢的生活理念。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当年龆龀偶同门,糊口重来已十春。
仰叹早成浑属子,始知老拙尽输人。
火烟论友劳薰灼,桂檗为生合苦辛。
待看圣贤堂奥去,愿持箕帚扫遗尘。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沟中老弱转流尸,夫不容妻母弃儿。
常得民愚犹是幸,不然死等更何为。
布衣空有蒿莱泪,肉食方多妾马思。
君也天心省民数,未知死所又何辞。
心迹牵羁逐势分,一生襟抱向谁论。
十年漂泊迷南北,千里忧思厌梦魂。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
何时得就归来赋,老守桑麻聚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