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诗

舟迁庄甚笑,水流孔急叹。

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

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

长河结瓓玕,层冰如玉岸。

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

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

美人还未央,鸣筝谁与弹。

形式: 古风

翻译

舟行庄子见了笑,水急穿孔孔急叹。
景物变换风向改,日影移动表盘转。
白鹤背霜飞渺渺,雁群带云皎洁皎。
大河冻结成珠链,厚冰像玉砌河岸。
老人面容显哀老,愁容满面怕年晚。
时间匆匆季节过,逼人聚散离合散。
美人青春尚未尽,琴筝响谁来共弹。

注释

舟迁:舟行。
庄甚笑:指庄子可能会笑,庄子哲学中有顺其自然的观点。
水流孔急叹:水流冲破冰孔发出急促的声音,似乎在叹息。
景移:景色变化。
风度改:风向或风的气质改变。
日至:太阳的位置变化。
晷回换:日晷上的影子因太阳位置而变化,指示时间流转。
眇眇:遥远、渺茫的样子。
负霜:背负着霜雪。
皎皎:明亮洁白的样子。
带云雁:雁群飞行时上方有云朵伴随。
长河:大河,这里可能特指黄河。
结瓓玕:形容河面冻结成美丽的冰花,瓓玕比喻美玉。
层冰:厚厚的冰层。
玉岸:像玉一样光滑或颜色的河岸。
哀哀:悲伤的样子。
古老容:老人的面容。
惨颜:愁苦的脸色。
愁岁晏:担心年岁的流逝,‘岁晏’指年终。
催促时节过:时间快速流逝,季节不断更替。
逼迫聚离散:时间的推移迫使人们经历相聚和离别。
美人:美丽的女子,也可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青春。
未央:未尽,未结束。
鸣筝:弹奏古筝。
谁与弹:询问谁来与美人共赏这筝音,暗示孤独或期待知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和人事变迁的图画。开篇两句“舟迁庄甚笑,水流孔急叹”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舟船在冰面上滑行,人们或许因其快速而发笑,水流速度之快令人叹息。

接下来的“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则是时间流转和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界变化。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易逝、事物更新的感慨。

“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中的“眇眇”、“皎皎”都是形容词,用以形容鸟儿在寒冷中飞行的姿态,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长河结瓓玕,层冰如玉岸”则是对冬日河流景象的描绘,河面结冰、冰面如同玉石,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庄严与纯洁感。

中间四句“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忧虑。这里的“哀哀”、“惨颜”都是对年华老去、时光易逝的哀叹。

最后两句“美人还未央,鸣筝谁与弹”则是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尚未尽享,以及音乐之美无人共赏的感慨。这里的“美人”通常指代才艺出众的人,而“鸣筝”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容其声音清脆动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发长松遇雪诗

土牛既送寒,奠陵方浃驰。

振风摇地局,封雪满空枝。

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饮泉冻马骨,斫冰伤役疲。

昆明岂不惨,黍谷宁可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发后渚诗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形式: 古风

古辞

容华不待年,何为客游梁。

九月寒阴合,悲风断君肠。

叹息空房妇,幽思坐自伤。

劳心结远路,惆怅独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可爱诗

风帷闪珠带,月幌垂雾罗。

魏粲缝秋裳,赵艳习春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