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察使老山(其二)

玉节星轺浙水边,好将疾苦问愚黔。

十羊九牧鞭俱毙,一鼠群鸮肉未餍。

地处覆盆遮日月,天教持斧拯闾阎。

吴山不逐行人老,留取勋名众具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玉节星轺来到浙水畔,探访百姓疾苦问黔中贫寒。
羊多牧人少,鞭声疲惫尽,老鼠成群,鸟雀也难饱足。
这里地势低洼,如同盆地遮住阳光,上天让我手持利斧,拯救民间苦难。
吴山不会随人的老去而消失,只留下功绩,让世人长久瞻仰。

注释

玉节星轺:玉制符节和华丽的车驾,象征官员出行。
浙水边:浙江岸边。
疾苦:困苦、苦难。
愚黔:黔地的百姓,黔指贵州。
十羊九牧:比喻人少事多,管理混乱。
鞭俱毙:鞭打过度,疲惫不堪。
一鼠群鸮:形容老鼠成群,鸟雀饥饿。
肉未餍:食物不足,未能满足。
覆盆:形容地势低洼像盆底。
持斧:手持斧头,象征改革或救援。
闾阎:指民间,住户。
众具瞻:众人共同瞻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上张察使老山(其二)》。诗中描绘了浙水边上的风光,以及对农夫疾苦的关切,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玉节星轺浙水边,好将疾苦问愚黔。" 这两句以富丽的景象开篇,"玉节星轺"形容官船的华丽,而"浙水边"则是诗人所处之地。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疾苦的关心,通过"问愚黔"来体现诗人的同情心。

"十羊九牧鞭俱毙,一鼠群鸮肉未餍。" 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农村生活中的艰辛和自然界的残酷。"十羊九牧鞭俱毙"意味着即使是守护羊群的人也难免灾难,而"一鼠群鸮肉未餍"则形容即便是小动物,也可能成为更大生物的食物。

"地处覆盆遮日月,天教持斧拯闾阎。" 这两句诗意深远,通过对宇宙和自然法则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地处覆盆遮日月"形容大地有如巨盆,能遮掩天上的日月,而"天教持斧拯闾阎"则暗示着上天有所规定和维护。

"吴山不逐行人老,留取勋名众具瞻。"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个人功业的追求。"吴山"指代历史悠久的地方,而"不逐行人老"则意味着时间流逝,不随行者而去。"留取勋名众具瞻"强调了留下美好的名字和丰功伟绩,让后世景仰的重要性。

综观全诗,何梦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间疾苦的深切感触,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历史与自然力量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上张察使老山(其一)

元是公侯孝友门,及今几代见礽孙。

便遗柱下持天宪,暂住都亭洗物冤。

花影月边吟子野,木从窗外访南轩。

汉庭羽翼须良计,谁是商山老绮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小有山中即事

閒随鹤影步山蹊,摘草归来养竹鸡。

水带平沙流涧浅,云将落照压山低。

覆阶乱叶凭风扫,护径丛筠借鹭栖。

万物不言皆自得,此心触处见端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山居

短短檐楹小小亭,先生家住绿杨阴。

轩前乐意青山色,桥上行人流水心。

半醉半醒时自舞,独行独坐更微吟。

青鸾有约孤云外,立尽阑干到夜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窝适兴

剩得閒身镇自怜,更怜閒占此山泉。

满阶碧草客稀到,半榻白云人对眠。

窗影枝摇知雀踏,壁痕苔湿认蜗涎。

日长静看辛夷树,落尽閒花忘宿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