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八月六日书事(其二)》。诗中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感慨。
首联“十载招怀自作奸,区区名号等童孱”,开篇即揭示了十年间自己招引人才,却反被他人利用,自作聪明之举反而成了奸诈的行为,名号在世人眼中如同孩童般微不足道。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哀。
颔联“冥鸿已在虞罗外,残鲔方游鼎釜间”,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处境的艰难。冥鸿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虞罗则比喻束缚和限制,暗示自己虽有远大理想,却身陷困境,无法实现。残鲔代表的是即将被烹煮的鱼,暗喻自己就像即将被毁灭的命运,身处绝境。
颈联“三计果看从下蔡,一丸那办守函关”,通过“三计”与“一丸”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感。“三计”可能指的是三种策略或计划,“下蔡”是一个地名,这里用来形容策略的失败;“一丸”可能指一枚药丸,暗示单靠一个方法难以解决问题。这一联反映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感到束手无策。
尾联“笑他李白成何事,便儗金陵作小山”,以李白为例,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妄想凭借个人之力改变命运的人。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形象著称,但诗人在尾联中却用“笑”字,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屑和嘲讽。同时,将金陵比作小山,形象地说明了即使拥有像金陵这样的繁华之地,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描绘,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