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期赋九日,倚堞兴何饶。
天若来风雨,人应感寂寥。
长河明远色,寒柳净疏条。
更爱东林胜,谈禅坐此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月九日登楼赏景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相期赋九日”点明了时间与活动,预示着一场充满诗意的聚会。接着,“倚堞兴何饶”描绘了倚靠城墙眺望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眼前景色的感慨。
“天若来风雨,人应感寂寥”两句,运用了假设的语句,表达了在风雨交加的天气下,人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寂寞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对人情绪的影响。接下来,“长河明远色,寒柳净疏条”描绘了远处河流明亮的景象和寒风中柳树清瘦的姿态,通过对比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美。
最后,“更爱东林胜,谈禅坐此宵”则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可能指寺庙或山林)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在此共度夜晚,进行禅谈的愉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不失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登高有惠远,揽胜即庐山。
幽事知谁重,浮生得此间。
乾坤惟旧侣,霜露各衰颜。
莫待黄花老,明朝更一攀。
开樽当节序,归思莫匆匆。
秋色犹南菊,寒声自北鸿。
几人心迹定,万事古今同。
旷达真吾辈,何如栗里翁。
茱萸共把玩,聚散复何愁。
秉烛重阳过,移樽片月留。我?同调侣,君醉异乡秋。
别后多诗兴,还登何处楼。
病馀秋思动,对月几吴吟。
江上多莼菜,山中有橘林。
感因为客久,情岂在交深。
安得共耕凿,相期松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