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山人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闇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誇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形式: 古风

翻译

听说你为了听仙人的教诲,连睡眠和饮食都减少了。
你在暗中等待着非同寻常的人,秘密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
言语虽长,但本质是对短暂的延长,仍未脱离生死的轮回。
即使真的能长生,也只是比早逝者多活一些时候。
千年松树也会腐朽,一日槿花也会凋谢,生命终归要回归虚无。
与空无相比,岁月的长短又有什么意义呢。
长寿与短命只是表面不同,实际上生死并无差别。
不如学习无生之道,无生也就意味着无灭。

注释

君:你。
减:减少。
寝食:睡眠和饮食。
闇待:在暗中等待。
非常人:非凡之人。
长生诀:长生不老的方法。
言长:言语的长远。
短:短暂。
生死辙:生死轮回。
假使:即使。
胜:超过。
夭折:早逝。
松树:千年松。
朽:腐朽。
槿花:一日槿。
毕竟:终究。
共:与。
虚空:空无。
彭殇:长寿与短命。
异:不同。
无别:没有差别。
学:学习。
无生:无生之道。
无灭:无尽无息。

鉴赏

这首诗深入探讨了生与死、长生不老的主题,流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状态的向往。开篇即以“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表明诗中的人物对神仙之说十分倾心,以至于改变了饮食习惯,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这两句既描绘出人物的精神状态,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哲思探讨的基调。

接下来的“闇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追求,暗示这种寻求并非普通人能达到的境界。接着,“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表明即便是谈论长生,也还是离不开生与死的轮回。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生命有限性的无奈感。

然而,在“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中,却又流露出了对长生不老的一种执着追求。这里的“夭折”意指短暂的生命,如同草木凋零,诗人似乎在说,只有达到长生不老,才能真正战胜这种自然界中的脆弱。

而后面的“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誇岁月”则是对时间的深刻反思。松树虽能活千年,但最终也是会凋零;槿花虽然短暂,却也同样享受过它的一日之光。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待时间长度的态度,认为不必执着于岁月长短,因为所有事物都会归于虚空。

最后,“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则是诗人对于生与死最深刻的领悟。彭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鸟,以其特殊性著称,但在诗人眼里,即便是这样的神异之物,也无法真正脱离生死的循环。因此,诗人提出,不如追求“无生”,因为没有生,就不再有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生不老与生死哲学的探讨,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超越凡尘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

旱日乾密云,炎烟焦茂草。

少壮犹困苦,况予病且老。

脱无白栴檀,何以除热恼。

汗巾束头鬓,膻食熏襟抱。

始觉韦山人,休粮散发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赠韦鍊师

浔阳迁客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

上界女仙无嗜欲,何因相顾两裴回。

共疑过去人间世,曾作谁家夫妇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赠别宣上人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

似彼白莲花,在水不著水。

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

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

嗟余牵世网,不得长依止。

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别崔五

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

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

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

何如愁独日,忽见平生人。

平生已不浅,是日重殷勤。

问从何处来,及此江亭春。

江天春多阴,夜月隔重云。

移尊树间饮,灯照花纷纷。

一会不易得,馀事何足云。

明旦又分手,今夕且欢忻。

形式: 古风